【連網】 (記 者 穆春橋 通訊員 秦永春 李婧)按照國家蝦產業技術體系的要求,連云港對蝦綜合試驗站在板浦試驗點,開展了“基于生態系統的稻菜-漁綠色高效種養殖模式構建”試驗,即在對蝦養殖池塘內,通過在浮床上栽種空心菜等植物來凈化池塘養殖水質,從而達到池塘養殖用水節能減排、減少病害發生等目的。目前,先期在浮床上栽種的空心菜長勢良好。
在連云港對蝦綜合試驗站板浦試驗點,一張張浮床上栽培著植物,井然有序,儼然成為一片片漂浮在水面上的“小綠洲”。生物浮床就是以人工浮床為載體,通過栽種水生蔬菜、花卉等植物,消減富集水體中的氮、磷等有機質,從而凈化水質的一項全新技術,具有投資少、見效快、節約能源等優點。
“基于生態系統的稻菜-漁綠色高效種養殖模式構建”是一個跨體系任務,也是國家蝦產業技術體系布置到國內部分對蝦綜合試驗站的任務。連云港對蝦綜合試驗站接到任務后,聘請南京農業大學大宗蔬菜抗逆栽培技術創新崗位專家郭世榮教授負責跨體系對接指導。
剛著手實施項目的時候,雖然有對接專家指導,但困難比預料中大得多,如何選擇適合連云港氣候的種植品種成為項目組面臨的第一個難題;由于缺乏經驗,也沒有可借鑒的案例,所以一切都需要自己摸索、研究。為了保險起見,先在對蝦養殖池塘試驗栽培了1平方米空心菜,但效果不理想,工作人員查閱文獻、實地考察,并調整了池塘鹽度,重新進行試驗,試驗效果良好。
目前,項目組正在按照國家蝦產業技術體系的要求,對一些數據進行測量、收集一手資料,為未來大規模在蝦塘浮床上栽種空心菜做技術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