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者 周瑩 通訊員 吳昊)日前,位于徐圩新區的連云港市首條地下綜合管廊開工建設。該條管廊的建設將減少連云港市政道路開掘,延長連云港市政管線壽命,提高城市防災能力。此外,該管廊還有一個特殊的功能,即增加石化產業基地的應急逃生功能。
據了解,綜合地下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綜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訊、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于一體,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系統,實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和管理,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目前,國內僅有北京、上海、深圳、蘇州、沈陽等少數幾個城市建有綜合管廊。
大多數城市綜合管廊會優先選擇在城區布點,為何連云港市第一條地下綜合管廊選擇在工業園呢?徐圩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徐圩新區處于“大開發,大建設”時期,眾多地下管線尚未實施。目前,正是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的最佳時機。與此同時,徐圩新區軟土厚達20米,地下水位高,土壤鹽堿化高,且有大量淤泥。建成管線面臨著不均沉降、易腐蝕等問題,容易破壞,使用壽命短,建設地下綜合管廊有利于大幅延長管線使用壽命。此外,徐圩新區為大產業發展區域,入駐企業規模大,但項目招商存在不確定性,不同企業在供水、供電等方面需求差異大,現狀管線分期、分批建設矛盾突出,連云港市政用地預留量大,土地資源浪費。建設地下綜合管廊有利于解決管線擴容和改造問題,并有效節約城市土地資源。
徐圩新區地下綜合管廊項目位于徐圩新區節能環保科技園。該項目為“三縱三橫”管廊布局,總長24.8公里,一期工程擬實施16公里,投資約14.9億元。包括徐圩新區江蘇大道、環保二路、西安路、方洋路等四條園區道路地下管廊以及為上述道路綜合管廊配套的控制中心等。
此次啟動的試驗段北端起于應急救援中心,南端止于張圩河南岸,總長度1.082公里,投資約1億元。試驗段管廊主體為三艙斷面,分為熱力艙、電力艙和綜合艙,擬容納的管線包括給水、再生水、熱力、220KV、110KV和10KV電力、通信等連云港市政管線。管廊凈高約3.6米,寬約10.5米。該試驗段的實施對主體段的具體實施方案具有指導性作用。
徐圩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徐圩新區地下綜合管廊工程不僅具有管線入廊功能,還兼具應急逃生等功能。徐圩新區地下綜合管廊工程的實施,將為今后徐圩新區基礎設施的合理配置、科學規范做好工程資源的有效利用,推進城市建設一體化建設理念“由虛變實”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將為全省及至全國沿海同類項目建設提供示范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