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互聯網早已滲入了現代人類文明的每一個角落,無處不在的現代高速網絡使得相隔千里的人可以隨時交流,空間和時間的阻隔早已不在是信息傳播的障礙,網絡信息幾何級裂變傳播令人震驚。源自美國的“冰桶挑戰”活動,短短數日,就將漸凍癥患者的公益捐款與同年提升了數十倍乃至數百倍;“青島天價大蝦”的新聞也幾乎一夜之間讓青島這個美麗的城市名聲掃地,帶來的損失不可估量。
與此同時,大量網絡謠言帶著或營銷推廣、或吸引眼球、乃至更加不可告人的目的充斥于網絡,微博、微信、論壇,一些權威網絡媒體也經常出現各種網絡謠言的身影,不僅誤導輿論影響網絡秩序,也對社會穩定形成一定沖擊。近日,一則由房產中介策劃主演的“9月起上海市將實行購房信貸新政”的謠言使上海房價一兩天內暴漲驚人,申請離婚的夫妻比例增長了近10倍。雖事后緊急辟謠,但影響已不可挽回。可以說,網絡謠言已成為當下網絡安全領域不可回避的頑疾,遏制和打擊網絡謠言一刻也不能放松。
網絡謠言扎根于網絡,繁殖于網絡,即時傳播的特征使其在講求“便捷、共享、高效、平等”的網絡環境里如魚得水,短時間內即可造成影響惡劣的社會波動和負面效應。治理網絡謠言,必須了解網絡謠言的特點和特征,必須用互聯網思維針對性的開展治理和阻斷。比如,提高政務發布公信力,加強與網絡用戶的互動聯系,拓寬官方網媒的影響力和覆蓋面,逐步滲透和扎根網絡,成為最權威的消息發布渠道;嚴厲依法打擊制傳謠言者,對網絡謠言形成震懾;加強網絡安全和防范謠言科普,不斷提升廣大網民認知、辨別、使用網絡信息的能力,等等。
“謠言止于智者”這句話流傳了千年,如今可以拓展為“謠言止于治理”。面對紛繁復雜的網絡環境和鋪天蓋地的網絡消息,對待網絡謠言必須堅持疏堵兼顧、標本兼治,用互聯網思維構筑治謠止謠的防火墻。
薛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