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楊烈夫 通訊員 金濤)從市公安局東路口經過的市民常會看到這樣一個場景:一位身著警服的交警,在人來人往的車流中不停地做著疏導交通的手勢,他個子高挑,面龐黝黑,整齊的板寸配上專注的神情,給路過的市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就是劉東,海州二大隊執勤民警,2013年加入交警行列的他一直把保持道路通暢作為工作理想。
執勤時突然被扇耳光
“2011年,我從警校畢業后就正式加入了警察隊伍。”兩年后,劉東被調至海州二大隊,成為了一名交警。“剛開始對于交警的概念就是上路罰款。”但隨著工作經驗的積累,對于交警這份工作,劉東有了新的認識。“我們交警每天在路上執勤,維持交通秩序,為的就是給大家一個安全舒適的出行環境。”劉東說,為了群眾去管理交通秩序,成為了自己日后工作的目的和出發點。
“罰款的目的是為了讓交通違法當事人下次不再犯錯。”劉東說,現在當遇到一些輕微交通違法行為時,說服和教育是他首選的做法,當事人大多也比較配合。但他也坦言,在執勤時偶爾也會遇到一些情緒激動的當事人。據劉東回憶,2014年一次早高峰執勤期間,他在執勤時突然被人打了一巴掌。原因是一名涉嫌無證駕駛的女司機不愿意配合處理,并突然奪過摩托車,擰緊油門橫沖向正在執勤的交警。“當時我的腿就被撞的流血了,還有一位同事胳膊受了傷。” 在周圍同事的幫忙下,這個危險狀況終于被制止了,劉東上前準備扶起摔倒在地的當事人時,竟被她扇了一個耳光。“當時很委屈,但作為一名交通警察,要學會理解。”劉東表示,在遇到交通違法行為時,首先是要端正作為一名交警的態度,遇到突發情況時,不能沖動,要學會用法律去維護自身權益,同時要學會耐心對當事人進行教育,讓對方意識到錯誤,以免危險情況威脅到更多的人。
妻子經常問我為啥這么忙
“每天早上七點半至八點半,是上班的早高峰,我被安排在市公安局東崗路口執勤執勤。”劉東介紹,上班早高峰過后的八點半到下午五點半期間,他會在馬路上巡邏,查處交通違法行為,同時排除交通安全隱患。到了晚高峰下班時間,回到崗點繼續疏導交通。“這是我正常的工作情況,不正常情況的話就是加班。”因為交警海州二大隊執勤路段的交通流量較大,每年市區開展的一些大型活動都需要劉東他們加班加點維持交通秩序,零時增加崗點也是常事。“今年8月24日到9月24日整整一個月,我們都沒有休息。”談起今年連博會期間的工作安排,劉東介紹,他們從8月份就開始籌備這個活動,一直到9月底才結束,主要的職責就是防止會場外圍出現一些危險的交通狀況,同時,連博會期間他們進行飲酒危險駕駛的排查,一個星期兩到三次的頻率,為的就是確保連博會的順利進行。
今年2月份,劉東又多了一個“父親”的角色,“說起來還是有點慚愧,從小孩出生至今我都沒有怎么帶過,一直都是我愛人在照顧。”劉東說,從去年孩子出生前后,他一直處于不停的工作的狀態,連云港之夏、全國道路整治、青奧會等活動在這期間相繼展開。“你怎么每天這么忙!”劉東的愛人抱怨他陪家人的時間太少。
年輕人就應該搶著干
在談及未來的規劃和發展時,劉東說,因為他來到交警崗位才兩年時間,對于各項業務還處于學習階段,需要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總結。包括交通設施的設置、查處交通違法行為的辦法、作為執法者對于法律知識的掌握等其他業務的學習。
“經驗的總結離不開老前輩的教導。”劉東所說的“老前輩”有著另外一層含義,“我們在警校就一直延續這樣的理念,不論年齡大小,哪怕比我早一天上班,我們都要叫一聲前輩。”他還表示,前輩們奉獻了這么多年,現在輪到自己來接班,干活的時候必須要沖在最前面,“假設一件事情放在我和一位老同志面前,不用多說我肯定搶著干。”
“作為一名交警,我最希望看到的就是道路安全通暢,個人苦點、累點都是小事,最重要的是大家能有一個安全的出行環境。”劉東告訴記者,其實交通安全并不難,只要人人心中牢記“秩序”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