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李建法是連云港尹宋村人,1964年1月生。200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專文化,鄉村職業醫師,1982年至今擔任朝陽尹宋社區衛生服務站醫師,32年來,他立足農村,在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工作崗位上默默傾注和奉獻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護著全村人民的健康。憑著崇高的醫德、精湛的醫術,為病人除疾祛病,排憂解難,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賴和贊譽。
義無反顧,立志農村衛生事業
1980年,李建法從朝陽中學高中畢業,到當時的生產隊工作,由于工作認真出色,任勞任怨,深得同事和群眾好評。對于八、九十年代的農村來說,經濟較為落后,農村缺醫少藥現象十分嚴重。尹宋村1000多口人,卻沒有一名鄉村醫生,群眾就醫十分不便,李建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就報名參加了江蘇省鄉村保健醫生培訓學習,干起了鄉村醫生工作,這一干就是32年。在平凡而艱巨的工作崗位上,李建法日診臨床夜讀書,刻苦學習,勤奮鉆研,盡可能多地學習和掌握醫學知識,在專業上力求精益求精,先后在《中華中西醫結合雜志》、《中國鄉村醫生雜志》等國家媒體上發表了論文《刮痧治療外感哮喘》、《淺談農村醫生在靜脈輸液時應注意的問題及處理方法》等10余篇,由于他的不斷努力,最終通過考試取得了鄉村職業醫師資格。
情系農村,關心廣大群眾疾苦
從事鄉村醫生工作以來,不但每天上門就診的病人非常多,而且半夜出診現象也很普遍。還記得在1998年8月的一個夜晚,時間已是十二點多,勞累了一天的李建法剛剛睡覺。突然間,有兩個村民在門外大聲敲門,說有人服了農藥,李建法急忙起床,向他們簡單了解一下情況后,背起藥箱,不顧一天的疲倦,立刻趕到現場,對病人進行搶救,終于,病人得以脫險了。像這樣半夜出診的事對于李建法來說真的是太多了。三十年來,李建法共接診病人五余萬人次,出診近2千人次,卻從沒有收取群眾的一分出診費,給村民直接減少診療費用數十萬元。這三十年來,李建法跑遍本村和周邊幾個村每一條小道,熟悉了每一戶村民身體健康狀況,誰患過哪些慢性病,誰對哪些藥物過敏,誰家有幾個小孩,在他心里一清二楚。由于工作繁忙,他從沒睡一個安穩覺,從沒過一個輕松愉快的節日。愛心是他行醫的信念和做人的根本。多年來,他先后為孤寡老人、困難戶、軍烈屬減免醫藥費5千余元,對于大病就醫困難戶更是伸出援助之手。
由于技術過硬,口碑極好,周邊村的病人都慕名而來。得到過他精心醫治的人,都夸他是個“學歷不高水平高,年齡不大學問大,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好醫生。
與時俱進,積極支持醫改工作
近年來,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在我區逐步開展,在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的基礎上,超標準完成了規范化村衛生室建設,實現四室分開,寬敞明亮,布局合理,制度齊全。按照鄉衛生院的統一要求和部署,積極開展微機收費,合作醫療門診統籌報銷,使村民在衛生室門診看病就能報銷藥費。把黨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得到廣大群眾支持擁護和交口稱贊。李建法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積極正確宣傳醫改政策,言傳身教給其他鄉村醫生做思想動員工作。保持黨員形象,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廉潔自律,嚴格要求自己,嚴格執行藥品零差價銷售,從不多收病人一分錢,還認真開展公共衛生項目工作,免費為村民進行健康體檢,規范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崇高的醫德、良好的醫術、踏實的作風使李建法在鄉村醫療事業中做出了扎實的成績,在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中,李建法當選為尹宋村村委委員,是他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的最好體現;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鄉村醫生,他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盡自己所能為村民們解除病痛。他擁有高尚的醫德、良好的醫風、過硬的醫術,他解群眾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他為和諧社會添磚加瓦,為開發扶貧保駕護航,為朝陽經濟建設更好更快發展,無私奉獻青春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