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為祁德文
【連網】 祁德文,男,江蘇贛榆人,1964年10月出生,贛榆區青口鎮二溝村黨支部書記。2010年,他辭去高收入的房地產企業董事長職務,義無反顧投身到家鄉的建設中。在他的帶領下,二溝村通過五年的打拼,盤活整活資源,現已成功化解債務160多萬元。村莊基礎實施及民生工程總投入累計500多萬元,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曾獲得市“五一”勞動獎章,多次受到區委區政府的表彰。
熱鬧的街道、整潔的環村路、功能齊全的文化活動室、忙碌的村民。走進贛榆區青口鎮二溝村,一幅科學發展的新農村畫卷徐徐展開。村民們說:“十幾年前可不是這樣的,泥濘的小路、荒凸的山野、破舊的房屋……這一切,以前我們連想都不敢想,這都是村黨支部書記祁德文這個“火車頭”帶出了我們這個文明村呀!
祁德文書記自2010年3月份,任贛榆區青口鎮二溝村支部書記以來,積極帶領全村干群扎實工作,一心一意謀劃村莊發展,服務群眾。記得2009年底經黨委政府做工作,動員祁德文同志回村工作,當時他心里很是矛盾,放棄高收入的企業老板不做,回到條件艱苦的落后村莊工作,圖個啥?他親戚朋友都非常不理解,也不贊成,第一線工作又得罪人也不好做,在激烈的思想斗爭之后,他將實情告訴我們,他當時在想:我是一個共產黨員,自己又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又有工作能力,為何就不能發揮黨員的積極性,回饋社會,服務于民呢?2010年春天就開始揭開了他人生軌跡的新篇章。
他在剛到村開展工作時,對村莊的各方面情況都不了解。于是他先對全村各方面情況開始摸底調研,一月后召開兩委班子會議,開始具體工作分工,緊接著召開全村黨員大會,征集村莊發展目標、規劃,聽取意見和建議,擬定方案并征求全體與會人員意見,最終一致通過各項工作目標任務,并列出實施方案與時間表。
通過近半年時間的努力,村莊各項工作步入正軌并有序推進。對村莊歷史遺留問題,因地制宜,先易后難,逐一解決,其中也有部分釘子戶及思想落后偏激人員。統一制定解決問題的辦法及措施,他通過交流談心,說服教育并發動干群感化。最終一一攻破,使之步入大眾行列。
每件工作計劃的實施和落實都付出了一定的心血,身心疲憊,但每項任務的落實與圓滿完成,都有一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2010年在他剛到村莊開展工作時,村莊的亂象真是讓人無法接受,也無法理解一個農業村竟然負債了340多萬元,集體積累為零。在祁德文書記的帶領下,二溝村通過五年的打拼,盤活整活資源,現已成功化解債務160多萬元。村莊基礎實施及民生工程總投入累計500多萬元,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在他的帶領下,村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設得到長足發展。村莊穩定,鄰里和諧。村莊新修的水泥路23000多平方米,新修地下溝及地下管道9800米,鋪設面包磚5000多平方米,路牙石1500多米,拆除違章建筑4處,徹底清理村莊“三堆”及街巷道路清障。挖機等機械臺班累計共3000多小時。新安裝高桿路燈110盞。綠化植樹13000多株及30000多平方米。新修農橋8座,河道疏浚18條,完成總土方量30000多立方米。農田生產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在他的帶領下,民生工程發展迅速。自來水全覆蓋,改廁率達100%,農村合作醫療及農保覆蓋率達100%,農電、廣電通訊網絡都得到了完善。
他利用農業村土地多資源優勢,認真謀劃引領致富,先后成立兩個合作社,一個農業開發公司,通過土地流轉形式,流轉土地300余畝,總投資1650多萬元,建設“春夏秋冬”高效設施農業示范園區,以此引領農戶從傳統的農業種植方式向高效農業方面發展,同時也解決了大批農民閑置勞動力就業問題,農戶的收入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都要付出艱辛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五年來,二溝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原來全鎮最落后的村,變成了全鎮先進村。并且有一件埋在內心痛楚和內疚始終的是在鞭策著祁德文書記,努力工作,務實為民。那是2011年初夏季節,他80歲年邁的老父親因擔心祁德文同志農村工作經驗不足,生怕得罪人,回村與村民溝通談心,在返回的途中,不幸車禍身亡。失去親人的痛苦,深深埋在他的心里,在不斷的鞭策自己要努力,不斷進取,以優異的成績告慰先人。他說:“既然選擇了農村基層工作,就要干好,就要發光發熱”,2012年至2014年,他曾4次痛風發作,醫生要求入院治療,但每次住院后每天掛完針后,就拖著疼痛的左腳回村開展工作,他的家人見人都不忍心。但是付出總有回報,幾年來在他的帶領下通過干群的共同努力,村莊的規劃建設、綠化、亮化、硬化、環境衛生、農田生產、水利建設等整體面貌,煥然一新,村民的生活條件、精神文明程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祁德文書記,身為一名人大代表,曾多次受到區委區政府的表彰,獲得市“五一”勞動獎章。這些成績的獲得在不斷激勵著他,努力工作不斷進取,扎根農村第一線,全心全意聽黨指揮,服務于民,爭取把村莊打造成和諧村居人居、完美的一流康居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