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10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在金融系統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誠實守信、以義取利、穩健審慎、守正創新、依法合規。
2024年1月,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建設金融強國,要堅持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誠實守信,不逾越底線;以義取利,不唯利是圖;穩健審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創新,不脫實向虛;依法合規,不胡作非為。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新征程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作為國有大行,建行一以貫之重視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培育和打造極具自身特色的金融文化,激發高質量發展動能。
從“善建者行”到“善者建行”的演進
回首建行70年的發展史,是一段嘔心瀝血、不辱使命,服務國家經濟建設的恢宏歷程。矢志不渝地踐行“國家利益至上,服務建設為本”的理念,以支持國家建設為己任,以滿足客戶需求為根本,哪里有建設的號角,哪里就有建設銀行的足跡。
此前,在傳承原有的品牌形象和品牌資產基礎上,建行延伸創新而形成“善建者行 成其久遠”的企業形象宣傳口號。“善”是“善于”“擅長”之義;“建”是“建設”“建立”“創造”之義。“善建”是“久遠”的前提和基礎,“久遠”是“善建”的必然結果。
在此之后,建行推出使用“善建者行,善者建行”的形象宣傳新廣告語,強調建行中的“建”和“行”兩個字,賦予了建行認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致力于“服務大眾安居樂業、建設現代美好生活”目標的豐富內涵。
從“善建者行”到“善者建行”的演進,其本源來自《道德經》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善建者不拔”,是說一個善于建功立業的人必定從自我修養開始,決不會好高騖遠,去做超出自我能力的事情。“善抱者不脫”,是說一個善于抱樸的人要有正確的思想觀念,決不可脫離社會,脫離人民,做自我超脫。
宣傳口號是建行特色金融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善”字在前,“建”字不輟,自然即可收獲“行”穩致遠,高度契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要五不”原則。
從“金融向善”到“公益金融”的堅守
《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凡此種種,均是對向善而行擇善而從的生動詮釋。金融向善,無疑也是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應有之義。
作為國有大行,建行在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第一家完成股改目標,實現境外上市。與時代同向同行的進程中,建行始終不忘初心,身體力行從“金融向善”到“公益金融”的堅守,彰顯胸懷國之大者的建行擔當。
總行層面,早在2018年,建行圍繞解決社會痛點、難點問題,全面推進“住房租賃、金融科技、普惠金融”三大戰略,踐行“服務大眾、促進民生、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責任戰略,積極構建“帶上員工做公益、帶著客戶做公益、帶動機構做公益、融合業務做公益”的建行公益新格局。
矢志與城市共成長的“為國為民”,建行連云港分行始終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己任,堅持以綜合金融服務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連云港新實踐,推進落實“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務,聚焦主責主業,積極融入連云港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內化于心久久為功的“至臻至善”,建行連云港分行長期不遺余力關注和投入事關民生的公益事業。開放建行“勞動者港灣”,為在室外工作的勞動者提供累了能歇腳、渴了能喝水、手機能充電、飯涼能加熱的溫馨港灣。打造“青連心”分行特色公益品牌,連續多年開展義務植樹、公益凈灘等活動,以實際行動守護綠水青山,貫徹落實“兩山”理論;走訪慰問社會福利院、特殊教育中心、養老院等機構,關心關愛社會特殊群體;深入開展各項扶貧工作,走訪慰問留守兒童、貧困家庭等弱勢群體;積極開展反詐騙、反假幣等金融知識公益宣講活動,為老百姓守好錢袋子。2020-2021年新冠疫情發生期間,分行自發組織為武漢捐款,同時為醫院、社區等機構捐贈物資,對市民開展愛心口罩配送活動,切實履行大行社會責任。
從“脫虛向實”到“數實融合”的嬗變
“唯仁者,不忘其所由來也。守正則亂不生,創新則不易久也,踔厲則不懈,奮發則勇,毅然前行則志固也。”實際上,這段論述,可被視為“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出處。
金融要回歸本源,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這可以理解為,“脫虛向實”或者說金融立身之本,就在于“實”,在于如何務實、踏實地服務實體經濟。重大項目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和“推進器”,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戰場。過去的一年,建行連云港分行把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金融助力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己任,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建行連云港分行為省、市22個重大項目,提供授信197億元,余額71億元,當年新增33億元,制造業貸款投放達157億元。
2024年是向“新”而行,提“質”而興的一年。全國兩會上,“新質生產力”一詞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我們倡導并聚力推進的新金融行動中,提升深化傳統金融功能,如何更好地實現“數實融合”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建行連云港分行充分發揮“建行生活”平臺效能,著力探索推進“金融與政務等重點場景相結合”的數字化經營模式,重點為智慧校園、4S店搭建數幣支付場景。憑借超級雷達等數字化工具獲取上下游中小型企業信息,大力推廣供應鏈、快貸類產品,拓寬獲客渠道,以實際行動融入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心系建設金融強國的“國之大者”,必須“硬”和“軟”并重,既要著力提升現代金融基礎設施等硬件建設水平,也要深刻把握金融文化、價值觀念等軟件的重要意義。建行連云港分行在實踐中,植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努力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金融領域內創造性轉化和發展,促進各項事業健康發展,服務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港城,展現出“功成必定有我”建行擔當。(□ 李建 作者為建行連云港分行黨委書記、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