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縣先進基層黨組織、市文明實踐示范站點、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市文明村、省統計規范化建設千家單位……一個個榮譽,見證了灌云縣圖河鎮圖河村“十三五”以來的巨大變化,也折射出圖河村全體黨員干部為打造鄉村振興這面“金字招牌”而做出的辛勤努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再次提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2023年年底召開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4年要著力抓好“三農”工作。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總抓手,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始終抓牢糧食安全這個“頭等大事”,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高質量發展鄉村產業,強化農業科技支撐,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
近些年來,圖河鎮圖河村兩委班子在堅持走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決策部署,埋頭苦干,發揚不怕吃苦的精神,較好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全村黨員干部能夠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帶頭示范作用,推動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擘畫農業“大藍圖” 土地流轉“轉”出“致富路”
曾經的圖河村,在圖河鎮是遠近聞名的“老大難”,村域面積廣、產業支撐弱、交通優勢和土地資源優勢得不到發揮……一系列難題長期制約著村集體發展,如何“揚長避短”成為圖河村黨員干部們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多年的基層工作經驗和開闊的眼界視野,造就了干部隊伍敏銳的發展“嗅覺”和強烈的機遇“觸覺”,村兩委班子懷揣飽滿的工作熱情,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帶領全村黨員干部們一頭扎進了問題堆里,反復調研各種項目可行性、考察測驗水土構成、論證市場行情……可以說,近10年來,圖河村黨支部以步為筆,一筆一筆地將規劃“愿景”變成了發展“實景”:2016年,與浙江立軍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經營1243畝自然水域混養魚蝦項目;2017年,立足本村區位和勞動力優勢,整合流轉500余畝土地經營豆丹養殖、西瓜種植大棚;2020年,成立經營400余畝生態農業項目的村集體經營合作社,今年,我們村從大戶萬玉高手中又流轉了262畝土地用于村集體自主經營……圖河村的高效農業鏈條日趨完整,黨員干部們在過程中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打造招商“強磁場” 項目招引“引”來“聚寶盆”
農業項目夯實了圖河村的發展基礎,但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有企業支撐。圖河村秉持鄉村振興全面發展觀,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發展理念,不斷探索“村企合作”發展模式,緊抓時遇、穩扎穩打推動項目經濟發展:2020年,引入江蘇奧克托鋁業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圖河鎮工業園,為圖河村的發展增添火勢;以“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活動為契機,與國信臨海風電項目、綠色動力風電項目簽約,推動工業項目不斷向縱深發展;與連云港市建工集團、中潤發超市洽談達成友好協議,實施“村點+企面”對接計劃;2021年,爭取到農房改善項目落戶圖河村……項目發展點燃了創收“引擎”,我們圖河村集體收入已連續6年過百萬,2023年凈收入已達到32萬元。但是,站在發展的浪頭上,圖河村兩委班子完全能夠自信地說:“不夠,還遠遠不夠,我們村的‘小目標’是村集體收入超過200萬元,凈收入要超過60萬元。2024年,圖河村將緊扣“十四五”發展主線,在招商引資上下大功夫,實現項目產業提質增效,我們全體黨員干部有能力推動實現全村經濟再邁新臺階!”
筑牢鄉村“生態墻” 環境整治“治”出“綠清美”
2019年以來,圖河村圍繞全域保潔和人居環境全面提升示范村、綠美鄉村打造做了一系列工作,以衛生村、文明村、生態河道打造、市文明實踐示范站點創建為抓手,以生活污水治理、常態化保潔、重點域整改“三大塊”為整治方向,黨員干部們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積極支持推動整治工作走深、走實;近3年來,清理“五堆”350余處,拆除豬圈、廁所、危房等建筑23處,清理亂堆亂放、亂涂亂畫400余處;鋪設污水管網5600米,接入420戶,日均處理生活污水8噸,按照“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整治方向,高標準定制生態河道建設方案,有效改善了流經域內的4.5km的場界大溝、五圖河沿岸的環境,補植女貞、楊柳、紫葉李、國槐等苗木3430棵,編織出一條沿河觀光的“風景帶”。綠意盎然、清水四繞是“十四五”圖河村環境面貌的真實寫照,整體宜居度和舒適度顯著增強。
營造向好“心風尚”文明實踐“踐”來“真善美”
圖河村新時代文明站在建設過程中,通過財政撥款、黨建共建等形式籌集資金,打造了五星級農家書屋、理論教育、文體活動、道德講堂等功能室于一體的文明實踐陣地。依托圖河村五星級農家書屋為前沿,充分利用好6000多余冊書籍,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深入推進“黨的聲音進萬家”工作,講好黨的故事、傳播本地聲音,讓群眾愿意聽、愿意看,教育群眾傳承紅色基因,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著眼于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統籌用好人員隊伍、資金資源、平臺載體、項目活動,常態化開展群眾所需、所想、所盼的文明實踐活動。與黨的建設相結合,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載體,開展好基層黨建教育,實現對農村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思想政治教育引領,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范。與服務中心工作緊密結合,圍繞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等工作,常態化開展清潔家園行動、“弘揚傳統、鄰里和睦”、健康義診等志愿服務活動。與發展優秀文化相結合,深挖傳統文化、鄉賢文化等優秀文化資源,舉辦主題閱讀、理論宣講、詠歌詩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群眾在多姿多彩、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中獲得精神滋養。
編織服務“連心網” 社會治理“理”出“平安符”
近些年來,圖河村黨支部牢固樹立“發展依靠群眾、發展服務群眾”理念,精心謀劃發展思路,不斷創新服務觀念,以“黨建+微治理”為工作思路,構建起“支部+網格+人大代表工作站”為單元的基層治理格局:通過推廣“一委三會”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模式,進一步優化“兩委”組織架構,實現人員職責和分工精準、精細;對外公開服務項目,村便民服務中心全部運行“全科窗口”,對中心和專兼職網格員運行引入群眾評價機制,有效提高為民服務水平;積極發揮人大代表工作站橋梁紐帶作用,通過“議事會議事”管事模式,將群眾的“急難愁盼”一一擺上“臺面”,增強問題化解效率,提高“三務”公開透明度。以黨建“互聯互通”活動為平臺,建造市民公園、好人廣場、鄉村大舞臺等文體活動場所;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黨建文化陣地實現全面提檔升級,優化各功能室“軟環境”,豐富了群眾的業余生活之余,還引導樹立起濃厚的文明向上風氣,群眾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極大提升。
展望未來,圖河村將繼續以產業項目為抓手,不斷推動村集體收入的增加。一如既往地貫徹為民服務理念,不斷加強與外界的合作與交流,樹立向外拓展發展觀念,探索鄉村振興的新路徑、新模式。圖河鎮圖河村的全體黨員干部將共同勉勵,共同進步,在不久的未來一定會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