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話題#3姐妹不抽煙接連被查出肺癌#沖上熱搜,短短一年時間里,林女士3姐妹相繼被查出了肺部結節,最終被確診為肺癌。
微信圖片_20220629185324
微博截圖
在日常生活中,肺癌的發生通常會與吸煙聯系在一起,很多人看到這則新聞的第一反應也是如此。然而這3姐妹都不吸煙,也沒有從事特殊職業,基本上屬于遺傳易感性的問題。幸運的是,她們很重視體檢,發現及時,也沒有發生轉移,預后較好。
由此可見,體檢和癌癥篩查十分重要。哪類人群是癌癥高危人群?防癌體檢又該怎么選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癌癥高危人群有哪些?
1. 有腫瘤家族病史的人群;
2. 高齡人群:除非有家族遺傳性腫瘤,年輕人一般患癌的幾率相對較低。研究表明,50歲以后,患癌風險就會升高。
3. 存在不良生活習慣的人群:如長期吸煙、飲酒人群,熬夜、作息不規律人群,喜歡食用紅肉、加工肉類制品人群,長期喜歡食用腌制、煙熏、燒烤、油炸食品人群;
4. 久坐不動,缺乏鍛煉,體重超標人群;
5. 特定的職業環境因素相關人群:職業性致癌因素包括化學的、物理的和生物的,其中化學物質作為職業性致癌因素最為常見,長期接觸可能導致癌癥發生。
我國已經被列入法定職業病目錄中的化學物所致的職業性腫瘤有11種,分別是:
石棉所致肺癌、間皮瘤
苯胺所致膀胱癌
苯所致白血病
氯甲醚所致肺癌
砷所致肺癌、皮膚癌
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焦爐逸散物所致肺癌
六價鉻化合物所致肺癌
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間皮瘤
煤焦油、煤焦油瀝青、石油瀝青所致皮膚癌
β-萘胺所致膀胱癌
其他職業性腫瘤還包括職業性放射性接觸所致腫瘤
6. 感染因素相關人群:
人乳頭瘤病毒(HPV):宮頸癌、肛門癌等
幽門螺桿菌(Hp):胃癌
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原發性肝癌
EB病毒:鼻咽癌、淋巴瘤
怎樣選擇合適的防癌體檢項目?
防癌體檢越貴越好?
要有針對性
防癌體檢與一般體檢不同,不同的癌癥高危人群,有不同體檢方式可以選擇。
肺癌:選擇胸部低劑量螺旋CT,不要選擇胸片
甲狀腺癌:甲狀腺彩超
鼻咽癌:EB病毒檢測、鼻咽鏡
肝癌:肝臟彩超+AFP檢測,必要時完善增強CT、增強磁共振
胃癌:胃鏡+幽門螺桿菌檢查
食管癌:胃鏡
結直腸癌:腸鏡+大便潛血試驗
乳腺癌:乳腺彩超、X線鉬靶
宮頸癌:TCT+HPV檢查
卵巢癌:CA125+彩超(已婚女性為經陰道超聲)
腎癌:腎臟彩超+尿常規
前列腺癌:PSA檢查,必要時完善磁共振
體檢千篇一律,不分具體情況?
不同情況要選擇不同方案
每個人的家族史、飲食習慣,生活和工作的環境都不同,所以高危因素也不同,患癌風險也不一樣。
例如,對于長期抽煙或者抽二手煙的人來說,患肺癌的概率相對較高,到了40歲以后,應每年做一次低劑量的胸部螺旋CT檢查。
如果家族中有不止一人患肺癌,就要考慮是否存在家族遺傳易感性,比一般人更需要定期做肺部CT檢查。
肥胖人群容易患結直腸癌、胰腺癌、乳腺癌等腫瘤。
母親患乳腺癌,那么女兒患乳腺癌的幾率增加。
只用做癌癥檢測?
不要忽視基本檢查
血常規:有些重要疾病會可在血常規上反映出來,如白血病、淋巴瘤等;消化道腫瘤可能導致貧血。
尿常規:尿隱血陽性、紅細胞增多可能是泌尿系腫瘤導致的出血。
大便常規及糞隱血檢查:大便檢查是最容易被放棄的項目之一,但卻十分重要。若糞隱血持續陽性就有胃癌、腸癌的可能,必須進一步做胃鏡、結腸鏡檢查。
迷信癌癥基因檢測?
這類人群做好基因檢測
面向健康人群的預防性癌癥基因檢測,只能告訴我們是否具有與癌癥相關的基因變異。有,也不一定代表會患癌;沒有,也不代表就不會患癌。一般風險人群不推薦做預防性癌癥基因檢測。
而對于有明顯家族性遺傳特征的癌癥高發人群,預防性基因檢測可能會幫助這部分人更早地采取應對措施,降低患癌風險。
比如,近親有人患乳腺癌、卵巢癌或其他相關癌癥;或絕經前患乳腺癌;或同時患多個相關的腫瘤,如乳腺癌、卵巢癌等;或家族中有男性乳腺癌等,進行BRCA基因檢測非常重要。
另外,和市場上那些面向健康人群的預防性癌癥基因檢測不同,對于已經確診的癌癥患者的基因檢測,可以幫助醫生定位腫瘤的突變基因,為個性化醫療和精準用藥提供必要的信息,提高治療效果。
腫瘤標志物正常就沒有癌?
只能參考,不能確診腫瘤
一些癌癥晚期患者腫瘤標志物可能全部陰性。腫瘤標志物有可能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的結果。良性腫瘤、炎癥、不良生活習慣等,會導致某些標志物指標升高,需要醫生分析腫瘤標志物濃度超標水平、持續時間、指標是否繼續上升,腫瘤標志物動態檢查更有意義,還要根據內窺鏡和影像學檢查進一步明確。
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積極正確防控癌癥
主動參加防癌篩查
踐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們每個人
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本文專家:胡忠東,副主任醫師,健康管理師,注冊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