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即
騙子也開始蠢蠢欲動
小編給大家梳理了開學季幾類常見的詐騙“套路”
提醒廣大學生和家長一定要擦亮雙眼
千萬不要上當受騙!
套路一:開學季前后最多發的是在家校群內冒充老師以各種名目掃碼收費的騙局:詐騙分子潛入審核并不嚴格的家校群,通過復制粘貼老師的頭像和名稱,然后編造各種收費理由,比如服裝費、防疫保健費等,有時甚至會PS一張所謂的官方收費文件,以此來迷惑家長,讓他們通過二維碼、紅包等方式進行轉賬,騙取錢財。
警方提醒:如果家校群出現以老師名義收取費用的情況,家長一定要電話或者當面跟老師進行核實的。同時作為家校群的管理人員,班主任老師務必要加強群的審核管理,嚴防陌生人入群,及時清理群內的可疑人員。
套路二:開學季前后,家校群內的信息交流會更加頻繁,此時詐騙分子可能會冒充老師或家長在群內發布一些虛假信息鏈接,比如謊稱點擊鏈接就能查詢孩子本學期課程或者上學期能力測評等家長們比較關注的信息。家長們點擊了帶有木馬的鏈接后,可能會造成自己的重要個人信息被竊取,甚至會出現銀行卡被盜刷的情況。
警方提醒:對于無法核實真偽的鏈接,家長們盡可能不要去點開。如果對相關政策有疑問,可以通過電話去詢問老師或學校。還可以下載注冊“國家反詐中心”APP,及時進行預警提醒。
套路三:開學后,有些詐騙分子還會冒充孩子的同學或者老師給家長打電話,編造出孩子出現病重等緊急情況,需要馬上入院治療,急需要用錢。聽到這樣的消息,一些關心孩子安全的家長容易出現慌亂,被詐騙分子牽著鼻子走,從而落入圈套、給對方轉錢。
警方提醒:開學前家長應留存孩子老師或者比較要好同學的聯系方式,遇到此類情況,應第一時間要聯系老師或者孩子同學、朋友,了解具體情況。不能接到電話就特別慌亂,沒有經過任何核實就進行轉賬。
遇事一定要冷靜
尤其是涉及到
錢財、轉賬、匯款等重要事項時
更要加以防范
遇到緊急情況,要及時報警
避免受到更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