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前不久,特斯拉大幅降價,許多人開始心動了:“高大上”的新能源汽車離咱老百姓越來越近了,將來要不要買或換一部純電動車呢?有的地方已經將禁售燃油車提上了日程,以后會不會走向全面禁售?燃油車還能不能買了?
別急!這些問題,在10月27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里,都能找到專業的解讀。
中國有“禁燃時間表”嗎?
——目前沒有。“全面電驅動計劃”更符合國情
一說到汽車行業節能減排,燃油車就不禁瑟瑟發抖——最近這些年,禁售燃油車成為國際熱門話題,歐洲諸國爭先恐后推出“禁燃時間表”,尤其英國更是給出了明確的時間點:2035—2040年。
在我國,海南省率先推出了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車的法規。自主品牌車企中,長安汽車和北汽也都制定了自己的“禁燃時間表”。
那么,中國有沒有這樣的時間表?燃油車真的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絕唱”嗎?
對此,《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并未給出類似“禁燃時間表”,而是將目標描述為:
到2035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各占50%,汽車產業實現電動化轉型;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左右,商用車實現氫動力轉型。
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專家組組長王秉剛介紹,中國雖然堅持純電驅動的戰略取向不動搖,但很有可能不像其他國家那樣制定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因為,在專家組看來,我國沒有必要制定“禁燃時間表”,“全面電驅動計劃”比“禁燃”更重要。
這主要基于三點考慮:一是我國地域廣闊,地理、氣候、道路、使用環境復雜,多元化的汽車技術路徑更加適合我國;二是我國是能源消耗大國,交通能源多元化更加安全;三是我國電力以煤炭發電為主,而煤不僅是能源,還是珍貴的材料資源,與此同時,世界上還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可以使用。也就是說,僅僅發展純電動車,會造成交通能源過于依賴電網,不僅不利于國家能源戰略安全,也會增加煤炭消耗,不利于保護生態環境。發展混合動力汽車,可使用石油、天然氣等多種資源作為交通能源來源,彌補上述不足。
正是綜合了這樣的考慮,在2.0版技術路線圖中用“全面電驅動計劃”代替“禁燃時間表”的思路,顯然更加符合中國國情,也更有利于汽車行業當下的發展。
傳統燃油車要淘汰嗎?
——15年后,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將“平分秋色”
中國沒有制定“禁燃時間表”,傳統車企就可以松一口氣了嗎?
其實不然。從2.0版路線圖可以看出,到2035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將“平分秋色”。那么問題來了,啥是節能汽車?
王秉剛表示,新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和純電動車(BEV)劃分為新能源汽車,燃料電池車(FCEV)、增程式混合動力車(REEV)和普通混合動力車(HEV)則屬于節能汽車范疇。
這也就意味著,傳統燃油汽車要全面向混合動力轉變。“預計到2035年,我國汽車年產銷規模將有較大幅度提升,安全、高效、便捷、經濟、綠色成為人們出行消費需求升級的主要方向。屆時,傳統能源動力乘用車將全面轉化為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將成為主流,銷量占比達50%以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李駿表示。
對于汽車企業而言,距離2035年還有不到15年時間,更難的挑戰還在后面。這是由于油電混動技術目前掌握在少數日系企業手中,很多自主車企缺乏足夠的技術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