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臺風帶來的驟雨,7月27日下午5點多,蒼梧晚報第九季助學公益行前往贛榆區青口鎮黃海路某小區,在小區門口碰見撐傘回家的雙胞胎兄弟劉凱文、劉博文。
個頭中等、都戴著眼鏡,兄弟倆給人的感覺卻截然不同。哥哥冷靜,弟弟愛笑。今年高考,哥哥劉凱文611分被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兒科醫學)(5+3一體化)專業錄取,弟弟劉博文575分被江蘇師范大學英語(師范)專業錄取。
兄弟倆同時考入重點大學,這讓其父母高興之余又有些發愁。母親十多年前摔傷,導致無法獨立行走,喪失了勞動能力;父親多年前下崗,后在私營企業打工,收入微薄。
大一開學,哥哥學費9816元、弟弟6876元,總共需要16692元。父親壓力倍增,幾乎從早到晚在外打工,每天晚上8點以后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如果你愿意為這對雙胞胎兄弟伸出援手,請與蒼梧晚報助學熱線13851291243聯系。
雙胞胎兄弟個性迥然
母親無法正常走路 父親打工養家
雨天,兄弟倆撐著一把傘走進小區。兩人個頭不相上下,都穿著白T恤、黑短褲,戴著黑框眼鏡。不同的是,一個圓臉、一個長臉。
走到位于一樓的家中,他們的母親推著一輛嬰兒車向我們緩緩走來。“我沒法正常走路,這是鄰居借給我的小推車,沒事就在家里扶著走幾圈,活動一下身體。”母親說,十多年前,她從家中四樓摔下,不幸摔傷脊椎和骨盆,做了大手術。如今,骨盆處仍有鋼板固定,不能取出。
“整個腰椎神經都拉傷了,腿和腳也失去知覺,連走路都成問題,別說出去工作了。”為了方便進出,只能把四樓的老房子賣掉,換了一處一樓的房子。“我平時在家照看孩子,偶爾做做飯。菜都是他爸下班后帶回來的。我很少出門,有時一兩個月都不能出去一次。”
兄弟倆的父親曾是縣磷肥廠工人,在孩子2歲多時下崗失業,如今在一家私營企業打工,兩班倒。“他干的活又臟又累,還經常不能按時拿到工資。”聊起爸爸的工作,弟弟劉博文有點心疼,“就連白班都要到晚上8點多才能到家,身上衣服臟兮兮的,看起來很疲憊。”
“弟弟只比哥哥晚出生5分鐘,兩個孩子都很懂事,學習上的事從來不用我操心。”母親說,三年前的中考,哥哥考上了贛榆高級中學,弟弟也過了線,只是因為物理單科成績太差被刷下,高中就讀于海頭高級中學。
高中三年,哥哥走讀、弟弟住校,都在暗地里較勁。“哥哥一般都是班級一、二名,弟弟在班上前十名,成績都蠻好的。”母親說,“兩兄弟雖是雙胞胎,性格上差別卻挺大的,但都很努力。”
哥倆的房間收拾得干凈利落,物品擺放整齊有序。墻上掛著他們小時候的合影,非常溫馨。
雙雙考取重點高校
一個從醫 一個從文
今年高考,這對雙胞胎兄弟均考上重點高校,哥哥劉凱文611分被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兒科醫學)(5+3一體化)專業錄取,弟弟劉博文575分被江蘇師范大學英語(師范)專業錄取。起初,我們很難分清誰是哥哥誰是弟弟,只能靠臉型判斷:長臉是哥哥,圓臉是弟弟。可隨著采訪的深入進行,才發現兄弟倆性格迥然,喜好完全不同。
“我喜歡理科,特別是生物,高考生物考了95分。”哥哥劉凱文說話很干脆,說他最想學的專業是生物學,但是別人說這個專業不容易就業,他就報考了生物學相關專業———醫學類。“我知道學醫也是一條漫長辛苦的路,所以我毫不猶豫選擇了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兒科醫學)本碩連讀,要8年。”劉凱文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無數醫護人員沖鋒一線,與病毒戰斗,為取得疫情防控階段性勝利付出巨大努力,他為自己選擇的這個專業、將來要從事的職業感到自豪。
“我喜歡文科,將來想成為一名老師。”不同于哥哥的沉穩,弟弟劉博文說起話來總是面帶笑容,“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也出臺了很多師范生政策,師范于我性格而言是最好的選擇。最重要的是,我喜歡與知識相伴,進入學校當老師,會讓我一直保持學習的動力與熱情,不斷鞏固和更新知識庫。”
“我本來是想報考南師大,但是分數不夠。在全省挑選了一下,最終將目標鎖定江蘇師范大學。”弟弟補充說,“師范專業學費低,國家還有補助,我高考前的目標就是師范院校,能給家里減輕負擔。”
盡管兄弟倆一文一理,但兩人的英語成績同樣出色。今年高考,哥哥英語考了140分,弟弟考了135分。對于學好英語的秘訣,兩人有著不同的見解。哥哥說,他會掌握老師課上播放的英語視頻、英語歌謠,然后結合筆記進行融會貫通;弟弟說,在跟隨老師教學節奏的基礎上,他會有針對性地對書中一些英語課文進行自主背誦。“課文背熟了,行文結構以及語法就能掌握了,語感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來。”
兄弟倆都看愛書,哥哥喜歡看科幻類,弟弟喜歡看文學名著類。有時,哥哥還喜歡玩手機游戲,但是他很自律,會嚴格控制時間,處理好玩與學的關系。
周鑫陽學費解決
助學走訪將持續至8月份
昨日,蒼梧晚報第九季助學公益行發布了第二位求助學子的信息,畢業于贛榆高級中學的周鑫陽,來自贛榆區金山鎮大港頭村,今年以617分考取東南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父親20多年前失去左手,右手也傷殘,母親到處干農活貼補家用。面對8000余元學費,一家人犯了難,周鑫陽和母親摘桃子、打零工掙學費。
看到信息后,愛心人士端午第一時間聯系蒼梧晚報,愿意幫助周鑫陽解決8000元學費。另一位匿名愛心人士為他助力500元,“孩子明年高考,目標也是東南大學。”當天上午,所有愛心款都已點對點打到周鑫陽銀行卡上。
“感謝好心的叔叔阿姨!也祝學弟金榜題名!”周鑫陽感激地說。
今天,蒼梧晚報第九季助學公益行將走訪東海貧困學子,走訪將持續到8月份。每天,蒼梧晚報都會發布1至2名貧困學子信息,期待大家在這個夏天持續關注蒼梧晚報助學公益行。
我們的助學熱線:13851291243(同微信,備注“助學”加好友,邀請進助學公益微信群)。助學QQ群:157817222。
想要報名的學子須符合以下條件:品學兼優、家庭經濟條件困難,無力支付學費(城鄉低保戶、重點優撫對象、殘疾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因災因病致貧的家庭子女和孤兒優先),被本二及以上批次高校錄取的大一新生。報名學子需要由戶籍(或暫住地)所在村(社區)居委會及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開具近一年的家庭經濟情況證明,提供2021年高考錄取通知書以及身份證復印件。(記者 楊銳冰 肖婷婷/文 牟進勇/圖)
總值班: 王夫成 劉昆 編輯: 張藝雯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