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7歲患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初中開始慢慢嚴重,高中開始行動不便……面前的陳帆,四肢纖細,一個人坐在房間里,外面的世界好像離他很遠。高一開始,父親背著他上學,3年從未間斷。今年高考,陳帆以358分的成績考取江蘇科技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面對未來,陳帆說,知道自己身體條件不好,只想好好學習,未來做計算機相關的工作。“福嘟嘟”杯助學公益行走訪陳帆家時,隨行的愛心人士將700元助學款送到他手中。如今,面對總共9084元的學費,一家人東拼西湊,還缺4000元。如果你想幫助他,請和本報助學熱線13851291243聯系。
遺傳母親疾病父親3年背他讀完高中
陳帆的家位于東海縣白塔埠鎮埠后村。得知我們一行人前來,陳帆行動不便的母親早早就在門口迎接,父親也專程抽空回家。“老丈人8月18號摔了一跤去世了,正在處理后事……”陳帆的父親說。
這是村里民政補助3萬元建起來的房子。“之前家里只有3間老屋,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村干部來看說是危房不能住了。”陳帆的母親說,“去年,在村里的幫助下,進行了危房改造,又向親戚借了點錢,但錢只夠蓋一層。”
進到屋里,記者發現,房間里沒幾件像樣的家具。雖然知道家里來人了,但陳帆只能坐在屋里的小板凳上,向門外看。不同于母親的直爽,陳帆安靜少語。從身形上看,明顯要比同齡人瘦小許多。記者注意到,陳帆的膝關節變形,雙腿嚴重彎曲,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行走。
“媽媽患有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遺傳給了我和我哥,只是我們哥倆比媽媽的病更嚴重些,哥哥也只能坐輪椅……”陳帆小聲說道,自己是7歲那年查出了遺傳性疾病,后來慢慢嚴重,初三還能慢慢走一段距離,到了高一就無法行走了。
“吃過一陣藥后,也沒有什么效果,而且花錢也不少,索性就不吃了。”高中三年,只能由父親背著他上學。為了方便照顧孩子,父親在東海高級中學附近租了一間房子,肩負起日常接送孩子上下學的任務。每天清晨五點半,他就喊兒子起床洗漱、吃早飯,再騎著電瓶車將兒子送到學校,背他到教室里坐下。邊打零工邊照顧孩子,父親堅持了3年。
為了不給父親和同學們帶來麻煩,陳帆在教室一坐就是半天,不喝水,也不出教室門。“班主任對我特別照顧,平時學校有活動,總會第一時間征求我的意見,身邊的同學也很體貼,經常噓寒問暖。”陳帆說,一天坐十幾個小時,自己已經習慣了。
陳帆還有一個大他6歲的哥哥,“哥哥的身體也不好,跟我的情況一樣,平常就給鄰居帶帶孩子。我的媽媽行動不便,只能在家做些簡單家務,一家人的生計全靠家里的3畝地和父親做修理工維持。”
輪椅上的強者 考取江蘇科技大學
雖說家里經濟困窘,但陳帆很讓父母省心。從小到大,他在學習上非常自覺,學習成績基本保持在班級前三名,幾乎年年都是“三好學生”,家里的獎狀除了貼在墻上的,還有好幾摞。
父親每天背自己上學,陳帆心里懂得父親的辛苦。為了報答父母的恩情,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用在了讀書學習上。“我知道家里的情況跟別的同學家不一樣,就想著要好好學習。”陳帆告訴記者,高考是較為公平的選拔制度,農村孩子想有出息,考上大學就是唯一的出路,由此他暗暗定下目標要考個好學校。
雖然今年高考英語沒考好,但陳帆還是以358分的好成績考取了江蘇科技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9月15日前往學校報到。“專業是聽取老師的建議,因為計算機類的工作可以坐在電腦前完成,而且我希望日后可以找份工作,減輕家庭負擔。”陳帆說。
由于陳帆行動不便,父親準備大學期間繼續陪讀,背著他讀完4年大學。“我打算好了,兒子去哪讀書,我就去哪打工。”陳帆的父親說,“只要兒子還想學,我就繼續背下去!”
為了給兒子湊學費,陳帆的母親在家繡起了十字繡。《牡丹花》《百福圖》《馬到成功》……“我的身體原因不能出去工作,但是在家忙完家務后,做做針線活兒應該沒問題。我也不指望賣很多錢,只要能貼補些家用,增加收入。所以《牡丹畫》整整繡了近一年。”有了基礎后,陳帆母親動手繡起了《馬到成功》。這幅圖,她斷斷續續花了14個月的時間才完成。然而,至今,這幾幅十字繡也沒有賣出去。
陳帆的學費明細單上列出了新生入學費用總共需要9084元。“我們給他報了團市委的圓夢行動,申請到5000元,還有4000元到現在還沒解決。”東海愛心義工飛魚說,希望借助晚報助學公益行幫助陳帆解決這筆學費。
陳帆說,入校后自己會把專業學好,盡量在網上找些計算機類的兼職,貼補學費。同時,自己也會努力學習,爭取年年都能拿到獎學金。
八旬爺爺助學邱子堯
一院1490名醫務工作者集體獻愛心
昨日,本報第八季助學公益行報道了灌南學子邱子堯的故事。今年,他以362分考取揚州大學。昨天一早8點多,家住萬潤園的傅爺爺打來電話,愿意幫助邱子堯解決2300元學費。“我每天都在讀《蒼梧晚報》,你們這個欄目做得好,我也要出點力!”傅爺爺對記者說。
不僅如此,9月1日本報助學公益行報道了贛榆學子仲萍萍的故事后,市第一人民醫院愛心涌動。市第一人民醫院婦聯主席、副院長張海林得知仲萍萍通過自己刻苦努力,以381分的好成績考取了徐州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但因為家庭特別貧困,交不起學費時,立即組織該院婦聯行動起來,向全院白玉蘭志愿者們發出《愛心助學倡議書》,希望大家能伸出援助之手,幫助這個有夢想的孩子。
僅僅兩天時間,該院1490名醫務工作者籌集了73223元的愛心款。“我們將把這筆錢作為仲萍萍的愛心助學基金,一對一資助她5年大學學費,讓她順利實現自己的醫學夢。”張海林說,此外,作為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會聯系學校為仲萍萍爭取其他相應的幫助,每年不定期前往仲萍萍家里探望,今后在實習崗位等方面醫院也會給予支持。
“我現在真是說不出的感動,在此對各位叔叔阿姨哥哥姐姐說聲謝謝!以后我一定會好好學習,不負大學美好光陰和來之不易的機會,待學有所成之際,一定會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仲萍萍感激地說。
“福嘟嘟”杯本報第八季助學公益行正在進行中。愛心人士可以通過蒼梧晚報以及連網(www.wumasheying.com)連云港發布等渠道了解活動信息。同時,可以搜索13851291243加微信進入本報助學公益行微信群,也可以加入本報助學公益行的專屬QQ群15781722(加微信或進QQ群請注明“助學”字樣)。(記者 楊銳冰 張晶晶/文 牟進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