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8月16日11點半,本報第七季助學公益行來到贛榆區柘汪鎮西吳公村,李笑笑的“家”。所謂的家,只不過是一處租來的平房,屋內、屋外都空空蕩蕩,一臺大風扇,在屋門口呼呼地轉動著。
18歲的李笑笑畢業于贛榆第一中學,今年高考,她以349分的成績被南京工程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專業錄取。一家人靠著母親種地生活,居無定所。面對8000多元的學雜費,李笑笑卻怎么也笑不起來。如果你愿意幫助李笑笑解決學費問題,請和本報助學熱線13851291243聯系。
生活無以為繼 母親獨自拉扯三個孩子
聽說我們要來,李笑笑和母親在家期盼了整整一個上午。走訪了幾個貧困學子后,臨近正午時分,我們才來到李笑笑的家。
院子里的涼棚下,扎著短馬尾的李笑笑很靦腆,眉目低垂。“親戚在這里包地,剛好有兩間空房。”李笑笑的母親招呼我們坐下,“我一個人帶著三個孩子,也沒有固定收入,只能在家門口種點地勉強度日。”
兩年前,在親戚的幫襯下,這位堅強的母親一人帶著三個孩子,從石橋鎮白石頭村來到柘汪鎮西吳公村,租了兩間屋子。去年,兒子從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留在無錫工作。“每月賺3000元,除去吃飯和租房,每個月都會寄回家1000元給弟弟妹妹讀書用。”談到大兒子,李笑笑的母親很欣慰,“家里太窮了,為了供三個孩子讀書,親戚朋友的錢都借遍了,不好意思再借錢了……”
坐在身邊的李笑笑,穿著粉色的T恤,黃色的短褲,青春的臉上卻寫滿愁容。看著孩子,一旁的母親抹起了眼淚,“孩子從小到大穿的衣服都是別人給的。我這個當媽的,也給不了他們好生活。”
為節省生活開支,李笑笑的媽媽在院子門前種上了玉米等農作物。此外,勤勞的媽媽還喂了些雞鴨兔補貼家用,養了一條狗用來看家護院。在墻面斑駁的屋內,除了幾件木質舊家具、一臺撿來的舊電視、一臺風扇以及衣物和書本,空空如也。
“這些舊家具還是山東那邊的人家拆遷不要了,好心的親戚給拖來的。”李笑笑的母親說,這里只能暫時住著,過兩年房子租期一到,一家人何處容身還是未知數。
“家中沒有低保,就靠媽媽長年種地、打工挑起家庭的重擔。弟弟目前正在讀高中,平時住校,學費、生活費開銷也很大,母親都是想辦法湊錢給我們上學。”想到母親的辛苦,李笑笑忍不住流淚,“媽媽積勞成疾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現在干不了重活,在家還要照顧我和弟弟上學,也無法外出打工。”
“家里條件不好,孩子們都跟著受罪。”母親心疼地告訴記者,今年春節,為了多掙點加班費補貼家用,在無錫工作的大兒子沒有回來過年。女兒李笑笑高中學習十分緊張,但因為家境窘迫,學校每月500元的包餐費家里常常拿不出。
“丫頭住校時大多只能吃散餐,沒錢的時候就躲在寢室啃煎餅咸菜,三年就是這么過來的……”看著女兒,母親滄桑的臉上全是愧疚的淚水。
考取南京高校 即將開學連手機都買不起
由于生活的磨難和家庭的變故,李笑笑早早便學會了干農活,平常會幫媽媽干家務,在學習上她也絲毫不敢松懈,始終比別人努力。在校期間,因為成績優異,她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學習標兵”“學科狀元”,家中的木板墻上貼滿了她的獎狀和榮譽證書。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高考,李笑笑以349分的成績被南京工程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專業錄取。“我和哥哥選了一樣的專業。填志愿不知道怎么報,哥哥說,那就報機械專業吧,以后好找工作。”李笑笑說。
在拿到錄取通知書后,看到學雜費等共需要8000多元,李笑笑怎么也笑不起來。暑假期間,李笑笑在親戚的介紹下去超市打工干起了收銀員,直到8月14日才回到家中。即便如此,掙到的2000元工錢也只是杯水車薪。
“現在的生活是很難,但困難總是暫時的。等上了大學,我也會像哥哥讀書那會兒一樣,做一些兼職,一邊學習一邊掙學費、生活費,不會再讓媽媽為我操心了。”李笑笑低聲說。
“丫頭要開學了,連部便宜的手機都買不起,和外界聯系全靠我這部舊手機。孩子跟著我受罪啊……”這時李笑笑的母親雙眼紅腫。
愛心向她涌來 李璐瑤7000元學雜費解決了
昨天本報刊發了《李璐瑤:考取南醫大 想當好醫生》,讓許多愛心人士感動落淚。來自東海縣石榴街道車莊村的李璐瑤,今年以395分考取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并立志做名好醫生。當從報道中得知李璐瑤的學雜費還差7000元,好心的人們紛紛向這個懂事的女孩伸出了援手。
愛心人士汪女士,昨天一早聯系本報,表示愿意幫助李璐瑤解決7000元學雜費。一大早,家住市區的趙奶奶想要資助李璐瑤1000元。在聽說李璐瑤的學費已經湊齊后,趙奶奶說,這筆愛心款就捐給下一位需要的孩子吧。
在得知孩子的困難后,一位名叫李鑫的愛心人士表示,愿意每月資助李璐瑤500元生活費,希望她好好讀書。“孩子考上大學不容易,就是自己的一份心意,如果需要,可以資助她到博士畢業。”李鑫說,自己還年輕,也在打拼奮斗,希望今后有能力幫助更多的人。
昨天,愛心紛紛涌向李璐瑤。東海義工飛魚代表惠澤愛心組織表示,愿意再資助李璐瑤部分生活費,并鼓勵她在大學主動學習的同時,積極參加勤工儉學,依照政策尋求困難補助。
面對那么多愛心人士的關注和關愛,李璐瑤既開心又感動。“我在湖北襄陽媽媽這里。媽媽聽說好心人幫我湊齊了大學學費,也非常開心和激動。謝謝你們了!我到了大學后會好好努力的!”
本報助學公益行面向品學兼優、家庭經濟困難無力支付學費的大一新生(城鄉低保戶、重點優撫對象、殘疾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因災因病致貧家庭的子女和孤兒優先),如果你也正在為大學學費發愁,或者身邊有貧困學子,請盡快與本報助學熱線聯系。愛心人士可以搜索13851291243加微信進入本報助學公益行微信群,也可以加入助學公益行QQ群157817222,及時獲得貧困學子的信息。(記者 楊銳冰 伏廣進/文 樊曉姝/圖 通訊員 龍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