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更是馬克思主義革命性政黨。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偉大的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靠著這一精神,我們黨跨越了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四個歷史階段的百年征程。而貫穿這一百年征程的,是黨始終如一堅持的革命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場社會革命要取得最終勝利,往往需要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全黨同志切不可忘記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必須保持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斗志和狀態。可以說,革命精神是偉大建黨精神的根本內核。
從理論邏輯來看,革命精神是整個馬克思主義學說的本質規定。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斗爭是他的生命要素。而馬克思主義首先是革命的理論。這種革命性體現于馬克思主義學說創立、發展與運用的全過程。一方面,馬克思主義學說的產生就是通過批判舊世界發現新世界的。它本身就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行科學地批判、對人類兩千多年文明智慧進行革命性創造與創新的必然產物。今天,世界發展浩浩蕩蕩永無止境,與之相適應,馬克思主義是革命到底的學說,它依然在與時俱進地批判當代資本主義,并同西方資產階級各種社會思潮進行革命性的交鋒和碰撞,從而充分吸收世界上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來發展自身。在馬克思主義看來,世界上沒有任何永恒不變的東西,一切現存事物都處于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過程之中,革命性、批判性是馬克思主義學說永葆生命力與青春活力的奧秘所在。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不是簡單解釋世界的學說,而是在實踐運用中進一步要求推翻舊世界來建立新世界,實現人類徹底解放的一門實踐學問。在馬克思主義看來,過去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而革命是根本的改變世界的實踐活動。階級斗爭、生產斗爭和科學實驗,是無產階級實現自我解放的三項偉大革命實踐運動。恩格斯曾說,革命權是無產階級唯一的真正“歷史權利”。可以說,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所創立的以唯物史觀為理論基礎、以剩余價值理論為現實依據的關于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對立、斗爭最終戰勝資本主義實現共產主義的無產階級自己解放自己的開放的發展的科學體系。馬克思主義本質上是革命理論和革命綱領,舍棄革命的靈魂,無異于釜底抽薪式地閹割、窒息乃至瓦解整個馬克思主義。
從歷史邏輯來看,革命精神是貫穿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的鮮明主線。革命是牽引歷史前進的火車頭,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強大發動機。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最徹底的偉大革命——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亙古未有地改變了人類歷史進程。從法國的巴黎公社革命到俄國的十月革命,從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到二戰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發展中國家無產階級運動的不斷高漲,一系列革命浪潮有力重構了全球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力量對比和關系格局。然而,革命形勢是復雜多變的,第二國際修正主義的主要代表伯恩施坦、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最重要理論家考茨基以及蘇聯共產黨總書記戈爾巴喬夫等都在實踐中篡改、拋棄乃至背叛了馬克思主義“將革命進行到底”的一系列基本原則與政策主張,致使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生了科學社會主義與民主社會主義的分裂,甚至引發了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歷史悲劇。但是,從世界社會主義大歷史視野來考察,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即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時代,也是新帝國主義占主導的時代,更是全世界勞動階級進行新的“偉大革命”的時代。正因為當今世界仍然處于這一大的歷史時代,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仍然沒有改變,世界各國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就有使命與責任將革命進行到底,推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在21世紀逐步走出低谷、走向新的高潮。
從現實邏輯來看,革命精神是我們黨積極推進偉大斗爭的進行時狀態。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在斗爭中誕生,在斗爭中成長,在斗爭中發展壯大。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發展也正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歷史時期。黨的十八大以來,針對一些長期“只講和諧,不講斗爭”的現象,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今天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這是因為中華民族在實現偉大復興的前進征程中,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既有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更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共產黨人必須進行偉大斗爭。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明確偉大斗爭的廣泛性:我們“面臨的重大斗爭不會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國防和軍隊建設、港澳臺工作、外交工作、黨的建設等方面都有,而且越來越復雜”。偉大斗爭不是局限于某一領域,而是貫穿于“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大發展理念”等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之中,涉及新時代各個領域、各條戰線的工作。過去,中國共產黨能夠通過武裝斗爭奪取全國勝利,靠的是進行偉大斗爭的革命精神。今天,新時代新的歷史特點決定了新的偉大斗爭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因而要贏得這場偉大斗爭的最終勝利,更需要與時俱進地保持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本色,繼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革命精神內核,將革命進行到底。(□ 張繼華 劉南秋)
作者單位:連云港市委黨校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