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是一部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勇毅前行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作為財政系統的黨員干部,要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深挖百年黨史精神“富礦”,汲取偉大建黨精神力量,不斷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在新時代奮楫揚帆,為推動“美麗灌南”建設貢獻不竭力量。
堅持政治領航,在學思踐悟中體現更高站位。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提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作為黨員干部,對“國之大者”必須做到心中有數,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政治屬性是財政工作的根本屬性,要明確財政機關的政治定位,力促“四個意識”更加牢固,“四個自信”更加堅定,做到“兩個維護”更加自覺,始終堅持以政領財、以財輔政,從講政治的高度來謀劃財政工作,善于用政治的眼光去觀察、分析、間接解決財政和經濟社會問題。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扎扎實實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把學習黨史和總結經驗、觀照未來和推動工作結合起來。采取“理論+實境”學習方式,不斷從黨的光輝歷史中汲取精神滋養和奮進動力,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以及對財政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做到融會貫通。
扛起人民旗幟,在福澤民生中彰顯更深情懷。中國共產黨走過百年光輝歷程,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終傳承著“人民基因”。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86次提及“人民”一詞,凸顯出“人民”二字在總書記心中的重要地位。不管是“戰時財政”“建設財政”“公共財政”還是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轉型出的“現代財政”,中國共產黨對于財政問題的把握和理解,自始至終是以人民為中心的,跳出了財政管理的單一框架。
從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層面來看,近年來,灌南財政強化政治引領,全力服務和保障民生,2016-2020年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達到了85.8%、80.9%、82.7%、84.4%、85.0%。接下來,要多措并舉籌集更多資金守住民生底線,將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穩定在80%以上,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問題,構建“幸福灌南”。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縣與鎮共同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增強基層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持續推進教育、醫療、住房等各項事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現代財稅制度,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擦亮民生財政“黨旗紅”這一灌南財政名片。
激昂實干熱情,在創業興業中展現更大作為。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號召全體共產黨員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進入新時代,面對各種各樣的風險挑戰,我們要保持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逢山鋪路、遇水架橋,準確識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縣域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石,要積極落實好減稅降費和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提供良好的企業發展環境。推進稅收協同共治平臺,挖深挖潛稅源。時刻牢記“理財為公,錙銖必較;服務為民,崇儉尚樸”的要求,建立節約型財政保障機制。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把壓減下來的資金用于保障重點民生項目建設。務“調查研究”之實,沉下身子了解問題,深入一線解決問題,強化與兄弟縣市橫向縱向聯系,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務“開拓創新”之實,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適時調整縣對鎮、園區財政體制,加大財政監督力度,實現“從讓我有績效”到“我要有績效”理念的深刻轉變。(□ 徐開明)
作者為灌南縣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