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黨要管黨。管黨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要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加強農村基層黨員教育,歷來是強本固基、搞好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脫貧攻堅、實現小康,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進程中,充分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鄉(xiāng)鎮(zhèn)黨委必須結合農村工作實際,創(chuàng)造性開展工作,搞好黨員教育“三個轉身”,讓鄉(xiāng)村黨員教育活動“活”起來。
理論教育向與實踐相結合轉身。先前的農村黨員教育,大多是“照本宣科”和“以會代教”。進入新時期如果讓農村黨員走心走實不走秀,關鍵是要與廣大農民所見所聞、所做所感有機地結合起來。例如,宣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就要讓農民自我現身說法,土地革命,農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后來實行公有制,而后又包干到戶,但一直沿著交糧納稅的體制,黨的十八大以來,種田不僅不需要交糧納稅,國家還要給種植農民補貼,這是盤古開天地以來沒有出現過的好事。如今又搞農業(yè)合作社,不僅收入沒有減少,而且也可以土地分紅,再干農活還能領到薪水,這一比較,這一算賬,農村黨員就會打心窩里感到社會主義確實好,認定黨的農村政策就是好,帶領農民搞鄉(xiāng)村振興的勁頭更足了。用種田事例舉一反三,農村醫(yī)療、種田保險制度建立,子女上學、敬老養(yǎng)老、環(huán)境整治、新農村建設、低保戶兜底保障等,這些實實在在紅利,大家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深深體會到共產黨就是能,從而進一步激發(fā)農村黨員自身的榮譽感、使命感、責任感,齊心向黨、聽黨話跟黨走的自覺性在潛移默化的教育中,得到有效提升。
會上教育向線上與實地教育轉身。隨著農村經濟發(fā)展形勢的變化,農村黨員就業(yè)多元化、起居分散化、經營流動化增強,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干擾,對農村黨員實行面對面教育的機會受到很大影響。作為鄉(xiāng)鎮(zhèn)黨委,必須適應形勢變化,及時調整修改傳統教育方式。做到黨員教育不斷線,質量不降低,效果不走樣,就要不斷研究探索新路子。首先要健全全體黨員網上聯絡辦法,按月按季度上好網課。同時,黨委黨建辦要組織人員定期不定期到農村黨員工作地進行輔導,使那些在外地打工的、城里就業(yè)的、民營企業(yè)領班的、建筑工地當頭的,都能得到黨委的關心教育。這樣,既看望了他們,又傳授了知識,還拉近了外出黨員與組織聯系與感情。對年老體弱者,采取上門服務,送書送材料,送溫暖,當面輔導,答疑解惑。
我講你聽向上下互動轉身。以往,農村黨員教育大多采取“三會一課”和黨員冬訓進行,領導作報告,黨建專員作輔導,都是我講你聽,學習時只要帶著耳朵聽,用心記就行了。現如今,為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必須采取雙向互動,上下發(fā)力。要求受教育黨員參會學習,參加活動前也必須根據自己所學所想、所問所用,備好黨員學習互動課,讓普通農村黨員有力發(fā)聲,用自己的帶頭作用,用身邊的所見所聞講活學習收獲,以身邊的先進模范人物為榜樣,教育人、影響人、帶動人。把自己親身感到的所想所盼,實際生產生活中遇到困難,結合聯系群眾碰到的疑點,從事實際工作碰到的堵點,及時向黨組織匯報,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傳,把組織所教與自己所學有機結合,融為一體。例如,關于農民共同富裕問題,上級是怎么講的,農村黨員怎么理解的,群眾是怎么想的,如何繼續(xù)支持讓一部分人靠誠實勞動先富起來,去帶動幫助周圍群眾也富起來。理解共同富裕絕不是也不會也不可能是“整體劃一”齊步走,要明確實現小康以后,還要繼續(xù)不懈奮斗,讓更多的農民進入農村中等以上收入的行列。又如,農村民營企業(yè)如何加強黨的領導問題;分散黨員的考績考核問題;農村青年就業(yè)廣泛,如何培養(yǎng)他們向黨組織靠攏,入黨以后如何繼續(xù)教育問題;三孩生育政策實施后,黨員如何做好群眾思想疏導問題。
通過上述實踐探索,就可以解決教育內容“高大上”,普通黨員理解難;說做“兩張皮”,學習教育與農村實際工作相脫節(jié)問題。真正把農村黨員教育抓出成效來,使他們對黨的理論、黨章內容的認知感,往心里走,朝實處去。“體現工作的多樣性、創(chuàng)造性”,讓農村黨員教育取得新成效。(□ 張 帥)
作者單位:贛榆區(qū)委組織部
?
總值班: 王夫成 劉昆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