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灌南經濟開發區的市創美木業生產車間熱火朝天,企業正按上海某大客戶要求趕制一批技術含量高的木門核心構件。“今年公司研發的防火阻燃產品已通過國家權威部門認證,新產品已成為企業新的增長點,其附加值比原來增加了三四倍,上海客戶看中的就是這一核心技術。”企業負責人付明祥對此頗為自豪。今年以來,灌南園區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拓展主導產業發展思路,形成了特色鮮明、層次清晰、動力強勁的產業集群發展態勢,創美木業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實現了新突破。
與創美木業不同,同在園區的江蘇新冠生物科技公司曾歷經兩年低迷期,今年企業投資1000多萬元對設備進行全新升級,這為企業產量和銷售雙突破奠定了基礎。據測算,新冠公司今年新產品銷售將達到5億元,利稅將突破千萬元大關。灌南鼓勵創美和新冠等規模企業加大前沿先導技術研發和重大戰略產品研發,鞏固科技領跑優勢,不斷增強園區核心競爭力。截至目前,該縣已建成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一家、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家,引進科研院所科技成果10項,實施成果轉化項目20個,有力促進了園區產業轉型提速、經濟擴量提質,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的新動力。
灌南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祝銀偉介紹,正是得益于園區招商引資、科學管理和企業轉型升級的強勁動力,園區經濟量質實現大提升,上半年縣開發區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24.14億元,增長44.24%;完成工業應稅銷售收入32.27億元,增長49.96%,完成進出口6958萬美元,增長55.2%。在這種情況下,“十四五”期間,灌南開發區產業投資可望實現翻兩番,工業應稅銷售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倍增,在省級園區高質量考核中平均每年可進位3名。
在加速轉型升級的同時,園區還創新思路提升項目承載能力。面對緊缺的土地資源,該縣積極破除用地制約,堅決清理盤活“僵尸企業”,為規模高新技術企業的入駐創造條件。灌南成功實施“騰籠換鳥”,將一批“死鳥”換成了“活鳥”,“笨鳥”變成了“俊鳥”。“目前在談項目27個,簽約引進項目11個,其中超億元項目9個,包括總投資均達10億元的宏達家紡、優樂賽智能掛車及物流單元箱等一批大項目,此前引進的和拓鋁線、首皓智能、小牛科技等大項目已經投入生產。上述優質項目的引進和投產都是整合資源要素帶來的可喜結果。”祝銀偉說。園區還著眼長遠,緊緊抓住產業升級這條主線,加快建設主導產業清晰、比較優勢明顯、集聚效應突出的現代產業體系,科學修訂園區規劃,按照省級園區標準,對灌南開發區總體規劃、環評規劃進行了重新修編,目前新的園區開發建設規劃初稿編制已經完成。(記者 李耀華 通訊員 殷開軍)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宋添翼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