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勉勵廣大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諄諄教誨耳邊縈繞,作為一名“老”選調生,感慨頗深,回想起選調這三年,讓我能沉下身子精進求學、放開格局默默筆耕,積淀了幾分銳氣和厚重,留下了深刻的基層烙印。
以信仰為魂,點亮一盞燈,錘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堂堂志氣。“莫為一身之謀,而有天下之志”“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100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舊中國立志要探尋出民族復興的前途,歷經風起云涌,這盞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愈來愈亮,指引一批又一批中國青年與時代同行。三年前,我從象牙塔來到了田野間,從自我懷疑的“我行嗎”?到用腳下的泥土去證明我“我能行”,我完成了一名大學生到基層干部的蛻變。多少次挑燈夜戰,多少次宵衣旰食,每戰斗過一個日夜,就更加堅定我矢志報國為人民的決心,就更加堅定我把青春刻在祖國復興發展脈搏里的信念。
以奮斗為友,捧著一顆心,保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錚錚骨氣。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強調:“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實現偉大夢想就要頑強拼搏、不懈奮斗。”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也是能夠讓我們一路披荊斬棘,保有不畏質疑,自信自強的錚錚骨氣。初到農村,我也曾面對群眾的質疑“城里來的大學生就是到咱們這鍍鍍金,能做得了啥”,面對群眾的不理解,我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用行動證明自己。工作上,我始終走在前干在先,哪里有困難,我就出現在哪里;哪里工作最繁重,哪里總有我的身影。疫情期間,勢必要把好百姓安全門;臺風來襲前連夜排查危房,勢必不發生次生災害;防汛時烈日當頭依舊堅守崗位,守好河岸線就是守住百姓生命線……唯有真誠最可貴,最是真情動人心。慢慢地,當我行走在鄉間小路,不時有人打招呼噓寒問暖,我知道自己不再是一個局外人,我早已融入這片土地,開始習慣和喜歡這份樸實的牽絆,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會帶來滿足和成就感。
與人民為伍,奉獻一片情,涵養“一枝一葉總關情”的厚實底氣。從嘉興南湖的一葉紅船到如今承載著14億人中國夢的滾滾巨輪,經久不衰的是人民底色,歷久彌新的是為民初心。守住人民的心,飽含為民的情,就是我們一往無前最大的底氣。面對卷土重來的變異病毒,我們再次和百姓并肩作戰,分組排查范圍、詢問人員、觀察情況、上報信息……村里的“紅袖章”們逐漸多了起來,灰藍色的口罩擋不住一雙雙誠摯的眼睛,村民自發組織給防疫點送來了牛奶、面包,疫情面前,我們有朝氣蓬勃的青年志愿者,有堅守一線以身抗疫的基層干部,有善良樸實的群眾,黨群一心的真情已刻入我們的骨髓,越挫越勇的韌性已融入我們的血液,讓我們在面對任何困難時都可以眾志成城。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選調三年帶給我的是經歷,是學習,是感悟,是成長。我相信,那些不會散場的記憶終將會化為腳下堅定的力量,指引我繼續前行。“未來屬于青年,希望給予青年”,站在歷史的交匯點,我準備好了,我們新時代青年,準備好了。(□ 馬毓璟)
作者為灌南縣新安鎮黨委委員
?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