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和清醒劑。正所謂欲明大道,必先知史。學史悟史,是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內容,用史更是干部教育的重要旨歸。自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歷史問題發表了許多重要講話。2010年1月,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他要求黨員領導干部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進行,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苦功夫,在深化認識中提高認識。“四史”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治國理政的理論寶庫和精神薈萃、經驗集成之地。學習“四史”的核心要義就是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精髓、弘揚共產黨人革命精神和借鑒革命建設改革經驗。
學習“四史”要以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精髓為主線。“四史”是一部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也是一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運動。總書記講,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博大精深、常學常新,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仍然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從中不斷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群眾觀、階級觀、發展觀、矛盾觀,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社會發展的自然性、歷史性與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發展的規律,是共產黨人治國理政必須具備的看家本領。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人民的理論、實踐的理論和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中國共產黨人創新性地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相結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次飛躍。學習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就是要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把握中國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體現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立足中國實際,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學習“四史”要以弘揚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為關鍵。歷史中蘊含著強大的精神動力。總書記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不要忘記我們是共產黨人,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信仰信念信心是思想之光、精神之鈣、力量之源,學習“四史”,就是要汲取這些精神力量,將其轉化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強大動力。馬克思主義信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精神向導。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無數的共產黨員正是抱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才敢于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勇于犧牲,成就了他們的主義真。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倳浿v,它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時代的選擇,黨員、干部要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定不移的信心是源于我們始終有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黨員領導干部學習“四史”,就是要在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感召下,從新時代的任務目標出發,充分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和當代中國的發展走向。
學習“四史”要以借鑒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經驗為重點。學習這些歷史,就是要以科學的視野和發展的眼光對待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經驗,繼承我們黨在長期奮斗歷程中所形成的堅持黨的領導、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為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借鑒。近百年以來,在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先后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新時期改革開放的偉大革命,成功開創了、堅持了、發展和完善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歷史雄辯地證明,沒有黨的領導,就不會有新中國,也不會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四史”,就要認識中國共產黨始終是我們事業的領導核心和主心骨,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維護黨的權威,鞏固黨的領導地位。學習“四史”,就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實事求是這一黨的思想路線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的精髓,是實現黨的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的重要法寶。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總結兩次成功、兩次失敗的經驗教訓,逐步認識到實事求是的重要性,確立其為黨的思想路線,并寫入七大黨章。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成果豐碩,但也歷經曲折。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開創了和推進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黨員領導干部學習“四史”,就要深刻理解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工作方法,并應用到自己的工作實踐中去。( 張繼華 連云港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