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嶄新的書桌,溫馨的小床,還有一頂小帳篷平添了幾分樂趣,面對重新裝修布置的房間,昨日,家住海州區寧海街道平安社區劉楊莊的小梁開心不已,“這就是我的‘夢想小屋’啊,我每天都把房間收拾得干干凈凈。”
小梁所說的“夢想小屋”是海州團區委在黨建引領下,匯聚各級團組織、社會各界愛心之力,為“事實孤兒”打造的關愛項目。該項目針對全區6至16周歲“事實孤兒”,按照每間12000元的標準,以滿足孩子們偏好、需求、愿望為目標,為孩子們打造屬于自己的小天地。小梁的父親因車禍重殘臥床不起,母親離婚后音訊全無,一直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原來的房間光線昏暗,墻面斑駁脫落,電線也裸露在墻上。啟動“夢想小屋”改造后,小梁的房間煥然一新。
和小梁一樣加入“夢想小屋”改造項目的還有9歲的王竟涵。王竟涵住在花果山街道當路村,母親在她出生后不久便離開,父親去年因腦梗去世,和大伯兩人相依為命。大伯王緒高身有殘疾,沒有固定收入,整個家庭捉襟見肘,只能依靠政府救濟生活。
筆者來到王竟涵家里,空曠的房間里家徒四壁,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未經處理的毛坯墻面襯得房間格外陰冷。王竟涵的房間角落里,一張桌子、一張床、一個衣柜就是全部家具。
“我想要淺粉色的墻壁和白色的書桌,因為我最喜歡的顏色就是白色和粉色……”王竟涵得知自己將擁有一個嶄新的房間后,開心地說。筆者看到,裝修工人已經進場,正在將涂料與工具運往房間內。“我好開心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書桌了,叔叔阿姨們說連臺燈都會為我準備好,還可以按照我喜歡的顏色裝修。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快快長大,可以照顧我大伯,他真的很辛苦。”王竟涵略顯得緊張與害羞,但話語間藏不住激動與快樂。
“我們計劃半個月內就可以裝修好,房間會重新粉刷,鋪上地板,做簡單的吊頂,換上床、書桌、書架等家具,窗簾和床上用品也會換上新的。”海州團區委書記閆美玲告訴筆者。
“真的很感謝,孩子長大了,家里沒條件,不能給她一個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政府的幫助來得十分及時,我也不會說話,除了謝謝也不知說什么好。”王竟涵大伯王緒高說。
據了解,海州團區委集中區、鎮、村三級團干部深入“事實孤兒”家庭開展調查走訪,全面掌握個人信息、家庭情況和住房條件,建立完善全區55名“事實孤兒”信息數據庫。目前,已完成第一批試點的5名“事實孤兒”房間建設,第二批7名“事實孤兒”的房屋改造工作正在開展,第三批9名“事實孤兒”基本情況已摸排完畢。預計4月“夢想小屋”改造計劃圓滿完成。(記者 莊婷婷 實習生 張陽雪 通訊員 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