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全市政法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0年我市檢察機關共發出7份《檢方關注函》,在推動相關部門和社會力量依法履職、補漏建制,促進未成年人保護實現源頭治理、系統治理,推動全社會積極參與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預防和權益保護起到積極作用。
據檢察機關介紹,《檢方關注函》是江蘇省檢察機關去年4月開始在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中探索試行的一種檢察監督方式,主要適用于未成年人社會保護方面,關注苗頭性問題和風險點,提示相關部門乃至全社會留意、關注,防患于未然。目前,《檢方關注函》適用情形主要有三類:提示主管機關加強源頭治理和風險防范;提示上級主管部門統籌協調、加強綜合治理;檢察機關在辦案中發現某一類違法犯罪多發,嚴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需要警示社會公眾提高警惕、加強防范的,也可以向社會公眾發出《檢方關注函》。
去年我市檢察機關發出的7份《檢方關注函》,均取得較好的社會治理效果。如疫情期間針對辦案中發現的犯罪分子潛入微信或QQ班級群假冒班主任騙取材料費、資料費等,我市檢察機關及時向教育部門發出關注函,并在全市排查出14起類似案件,及時推動省檢察院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網絡觀看量50余萬,最高檢予以充分肯定。為了防止更多的家長受騙,我市檢察機關還制作了《真假班主任》普法視頻,中央網信辦全網轉發,點擊量250多萬,真正達到全社會預防的效果。
此外,在去年疫情期間,針對發現的困境兒童因缺乏手機、網絡等導致上課難等問題,我市檢察機關發出《關于做好延遲開學期間留守、困境未成年人線上教學、安全管控工作的關注函》,提醒全市學生線上教學參課率問題需進一步關注,并聯合團市委等部門開展全市排查,發現此類問題具有一定的共性,如某縣中學因無網絡和接收設備的有30人,占未參加網課學習的88.2%。關注函發出后,檢察機關和教育部門密切協作,如灌南縣檢察院牽頭教育局、運營商兩次召開座談會。運營商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為60名沒有學習設備的困境學生配備了60臺手機和平板電腦。灌云縣檢察院運用未成年人保護專項經費,配備了12臺手機,確保疫情期間“學習不掉線”。灌云的愛心企業家們主動通過檢察機關捐贈,在全社會掀起崇德向善的熱潮。該做法被最高檢和央視聯合制作的《守護明天》節目推廣。
因疫情期間主動作為、關注民生,團中央向我市7名在疫情期間參與青少年服務的干警發來感謝函,市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部被團省委表彰為疫情防控表現突出青年集體。下一步,檢察機關將不斷完善《檢方關注函》這一檢察監督新方式,充分發揮其在未成年人保護及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記者史衛平通訊員范偉義)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張笑爽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