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榆區厲莊鎮嶺南村村民張豐林是遠近聞名的“獨臂”孝子。多年來,他以堅韌不拔的意志、樂觀向上的心態,獨臂支撐起3位殘疾至親的“天”。曾被評為連云港市“十大孝星”、贛榆區第一屆“十大孝子”,獲“中國好人”等榮譽,其家庭獲評連云港市文明家庭。他本人也在今年入選第八屆江蘇省道德模范擬推薦候選人名單。
1959年出生的張豐林,在60多年的人生中飽受磨難。在他17歲那年的春節,因為幫鄰居搬家,拿了兩個“把子炮”(一種威力巨大的土制鞭炮),拆著玩的時候不小心走火,被炸掉了左小臂,從此落下殘疾。張家兄弟四人中,他排行老三,大哥二哥長大成婚離家,卻又遭遇大嫂去世、二哥患癌、四弟癱瘓的種種悲痛。兄弟各有困難,幫不了自己,張豐林沒有一句埋怨。
要兼顧母親和弟弟的吃喝生活,還要照顧自己的家庭、賺錢養家,張豐林的日常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忙碌和勞累。張豐林種了20畝地,除了自己分得的4畝,其他都是村里人不愿意種送給他的,往年地最少的時候,也有7畝地,這些都需要張豐林自己耕種。他種地是有幫手的,就是自己養的一頭水牛。用牛耕地時,是需要兩只手一起用力的,而他只能用殘疾的左臂扶著犁把,右手抽動鞭子趕牛,左臂常常磨出血來。
多年前,省里一位農業專家到厲莊做技術指導,張豐林抓住機會跟專家學得一手種西瓜的絕活,他種的西瓜每個都有二三十斤,幾乎年年豐收。附近的許多瓜農都來向他取經,還有種植大戶聘請他做技術指導。即使這樣,刨去種子和農藥化肥的成本,張豐林每年種地的收入也不過五六千元。
就是在這樣忙碌又勞累的生活狀態下,張豐林也從來沒有忽略過母親和弟弟。如果估摸著中午不能及時回家做飯,他就在早上出門時提前把米淘好放到電飯煲里,放到四弟的床頭,那兒有插座,到了中午四弟插上電就行了。菜同樣是切好的,中午他再匆匆趕回家炒菜。
兒子張瑞一直和奶奶、四叔一起住,在張豐林的影響下,長大后的張瑞照顧奶奶和四叔格外精心,寒暑假時,家務活全部由張瑞做。張瑞做好了飯,總是把第一碗飯端給奶奶,接著盛給四叔,然后自己再吃。寫完作業后,張瑞就把一大家人攢了一大堆的衣服全部用洗衣機洗出來。這也是張豐林難得不用來回跑的時候,可以專心干農活。2015年,奶奶去世。如今的張瑞也已大學畢業,毅然選擇回鄉工作方便照顧家人。張豐林一家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許多人總是在埋怨命運的不公,但在張豐林的臉上,見不到生活的愁苦,有的只是對磨難的坦然和無畏。(□ 張晨晨 王飛)
?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宋添翼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