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可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這不,我早早就把艾草、菖蒲以及香囊等物品買好了,就等著中午幫女兒和侄女戴上呢。”14日上午,海州硯池社區51歲居民聶瑋笑著告訴記者,她的女兒28歲,是一名小學老師,這么多年來,每年端午節她都會買五彩繩和香囊,還會將端午節的習俗講給女兒聽,現在女兒又把這些古老的習俗講給學生們聽。聶瑋還舉起手腕開心地告訴記者說:“你看,我手腕上的五彩繩就是女兒給戴的呢。”原來,端午節前夕,當小學老師的女兒不僅給學生們講述端午節的由來,還給孩子們講端午節的習俗,然后,帶領孩子們一起包粽子、做香囊,并給孩子們戴上了可以驅邪的五彩繩,同時,她給老媽的手腕也戴上了,不僅表達自己對老媽節日的祝福,還有對老媽養育之恩的感謝。
“記得我們小的時候,特別希望過端午節,因為端午節除了可以吃到香糯可口的粽子,還可以戴上漂亮的五彩繩和香囊,而且,洗完澡還能穿新衣服呢。”聶瑋一邊回憶一邊跟記者講起小時候過端午節的情形。
“小時候我們都不知道為什么要戴香囊,就知道香囊味道好聞,戴著好看。其實,這里面有著很深的寓意。”聶瑋說,“長大了就知道了,端午節的香囊里面裝著很多中草藥,這些中草藥不僅能散發出天然的香氣,具有開竅醒神、化濕醒脾等功效,而且對防蚊驅蟲也有一定作用。”這不,聶瑋在端午節前就準備好了幾只香囊,就等孩子們洗完澡之后給她們戴上。她說,給孩子們戴香囊,不僅是寄托了大人對孩子們美好的祝福和期望,也是對中國傳統習俗的傳承。(記者 侍敏 通訊員 蔣超群)
?
總值班: 王夫成 劉昆 編輯: 宋添翼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