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張明興 陳春婷 王媚)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形勢,江蘇省連云港市通過政府、企業協調聯動,加快外貿企業優質產品拓展內銷渠道,挖掘消費新潛力。
“兩條腿走路”,以“自變”應對市場“萬變”——從商超專柜到街區展銷,從線上直播到跨境合作,一場由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的外貿優品轉內銷行動正在港城全面展開。
外貿優品走進百姓生活
4月13日傍晚,創意716文化街區人頭攢動。由連云港市商務局組織的“外貿優品港城行”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海福特的即食海產品、味之素的冷凍甜點、筋斗云的化妝用品、凱序金原的環保紙制品、塔山湖的柳編工藝品……8家外貿企業帶來的優質商品覆蓋日用消費品等多個領域,現場試吃、體驗、購物的市民絡繹不絕。
“很高興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國內消費者認識我們的產品。”連云港方錦卓泰工貿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李靜表示,公司主營木石工藝品,過去主要依賴出口,如今正積極開拓內銷市場,“希望借助政府搭建的平臺,與國內渠道商建立長期合作。”
在保真連鎖超市入口處,“外貿優品專柜”同樣引人注目。金典紡織的法蘭絨毛毯、哈口貿易的水果罐頭等商品被擺放在醒目位置。“我們專門開辟專區支持本地外貿產品入駐,目前正聯系更多企業豐富品類。”保真超市負責人左良超介紹,超市還將參加4月19日的“外貿優品中華行”南京站活動,進一步擴大優質產品采購范圍。
據了解,為鼓勵外貿企業拓展內銷市場,連云港市商務部門精心組織外貿企業參加省級專場活動。目前全市已有10家外貿企業攜多款新品亮相,讓消費者近距離感受港城制造的魅力。此外,連云港市還邀請商場超市、供應鏈、頭部電商等10多家專業采購商到場對接洽談,為外貿企業精準搭建內需市場渠道銜接平臺。
電商賦能打造內銷新引擎
除了線下零售渠道積極發力,連云港市電商渠道還匯聚起外貿優品拓內銷的磅礴合力。
江蘇筋斗云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生活消費品公司,專注于B2C零售業務,電商年發貨量100萬單左右。“作為一家有近10年零售和分銷經驗的公司,我們有成熟的技術體系和業務體系,面對外部環境的沖擊,希望通過自身成熟的電商體系,幫助至少10家外貿企業對接新渠道。”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喬建國介紹,其覆蓋天貓、抖音等平臺的銷售網絡,以及全國400余家合作渠道,將成為外貿產品“觸電”的跳板。
此外,連云港市的連農云商平臺還開設外貿轉內銷企業品類交易專區“外貿精選”,并提供1對1輔導、一站式貼心運營服務,涵蓋商品上架、頁面設計、店鋪運營等方方面面,讓優質外貿產品快速走進千家萬戶。
在渠道方面,目前蘇寧易購電商平臺已上線“外貿優品 國貨精選”頻道,通過首頁推薦、搜索加權、社群營銷等方式,為外貿商品提供專屬流量入口;京東扶持出口轉內銷8大舉措;美團支持外貿商品進駐;阿里巴巴集團啟動春雷計劃2025,淘寶、天貓、1688扶持企業拓展內銷市場;速賣通平臺幫助企業拓展歐洲、日韓等跨境電商市場。
“今年一季度,全市網絡零售額預計突破350億元,同比增長15%左右。”連云港市電商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面對助力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拓寬內銷渠道的新任務,市電商協會將聯合各大平臺持續深化電商與外貿的融合,通過數據賦能、流量扶持和數字化改造,幫助外貿企業快速適應國內消費市場特點,為全市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政企協同破解轉型難題
外貿轉內銷并非簡單切換賽道。產品標準、渠道建設、消費習慣差異等難題,成為橫亙在企業面前的“攔路石”。為此,連云港市打出政策組合拳,幫助企業拓內銷。
連日來,海州區出臺《海州區穩外貿十條工作措施》、鼓勵企業參加“外貿優品中華行”展銷、設置“白虎山廟會”“518電商大會”、商超等載體外貿優品專區專柜、免費提供線上直播間銷售渠道等系列舉措爭分奪秒落地,全力幫助外貿企業打通“雙循環”通道。
“我們組織了商協會、商超、綜合體、電商平臺開展座談,發揮各自優勢助力外貿企業拓寬內銷渠道。”海州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經動員蘇寧廣場、萬達廣場、吾悅廣場、利群廣場等綜合體,家得福、保真等大型連鎖超市積極響應,主動對接籌備專區專柜,推動外貿優品盡快上架銷售。
“外貿優品轉內銷是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契機。”連云港市商務局流通處負責人表示,該市擁有豐富的海洋食品、工藝品等特色產業,通過政企聯動打通產銷鏈條,既能提升國內消費品質,又能倒逼企業提升競爭力。接下來,連云港市商務部門將組織企業參與“蘇新消費·夏夜生活”等系列活動,持續深化內外貿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