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周瑩 通訊員 連發)在連云港市級糧食儲備庫,高清攝像頭多次放大后,可以清晰看到整個糧庫情況。該糧庫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數字化技術,糧倉糧食入庫情況、儲存情況一目了然。目前,倉房信息、儲糧信息、出入庫記錄、糧溫檢測和所有視頻監控等均實現了實時上傳。
今年,國家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2000億元支持設備更新,較去年增加500億元。在資金量增加的同時,此輪設備支持范圍也在擴大,電子信息、設施農業、安全生產、糧油加工等是新擴圍的設備更新支持領域。連云港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落實國家新一輪設備更新要求,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提升糧食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連云港市立足“兩重”和“兩新”戰略定位,系統謀劃糧食倉儲、加工、物流全鏈條項目儲備,推動糧食產業向綠色化、智能化、集約化方向轉型升級。
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連云港市各地糧庫聚焦糧食產業數字化轉型,充分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及5G等前沿技術,構建了“智慧連糧”體系,不斷升級科技儲糧的方法。連云港市各個糧庫通過引入智能扦樣、智能質檢等先進的設施設備,并結合相應的軟件系統,實現了對糧食質量的過程追溯、實時監控、規范化業務管理,以及構建了安全可控的操作環境。當前,連云港市正聚焦糧食倉儲設施提檔升級,統籌推進3個現代化糧庫建設,項目建成后將新增倉容30萬噸。配套實施的智能化儲糧技術,將全面提升收儲調控能力,為糧食應急保供夯實基礎。
推動原有糧庫技改也是連云港市此次糧食領域設備更新的亮點。3月,港城各地積極投入春耕生產工作,無人機等各種新農具紛紛登場,現場熱氣騰騰。
其實這一幕不只在產業鏈前端上演,于大后方,促進節糧減損的糧食加工新科技更是持續“上新”,努力減少生產、倉儲、加工和運輸等環節中的糧食損耗,提高全鏈條糧食利用率。“連云港市緊扣‘兩新’領域創新驅動,聚力糧油加工綠色化、智能化轉型。”連云港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連云港市今年將推動2個技改項目落地,力爭新增高端大米產能5萬噸,同步優化低能耗工藝,促進產業鏈向高附加值延伸,助力企業搶抓市場機遇,增強區域糧食產業競爭力。
與此同時,連云港市還立足長遠發展,依托“港口+倉儲+加工”一體化物流樞紐建設,加速布局多式聯運、精深加工等核心功能,引入龍頭項目,打造百萬噸級糧油加工集群,形成年加工300萬噸油料、中轉500萬噸糧食的2個產業集群。同步優化政策支持,激發中小企業活力,為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