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張晶晶 通訊員 范競文)“因為肢體殘疾,適合我的崗位很少,沒想到這次竟然找到了心儀的工作。”殘疾人小涵道出心聲。日前,連云港市殘聯舉辦婦女節殘疾人專場招聘會,如同一束陽光照亮了殘疾人的求職之路。在招聘專區,特別為殘疾婦女開設輔助性就業產品展銷攤位,吸引了眾多求職殘疾人。
這是連云港市推進殘疾人高質量充分就業工作的一個縮影。2024年,全市新增殘疾人就業2837人,就業率達65.03%,年度應屆高校畢業生服務率、就業率均達100%,一系列創新舉措讓特殊群體就業之路越走越寬。
底數摸排+政策護航
織密就業保障網
為破解殘疾人就業結構性矛盾,連云港市殘聯將大數據比對與實地走訪相結合,全面掌握機關、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殘疾人用工情況。截至目前,已有43家機關事業單位實現殘疾人就業。
“我們深入實施‘百企千崗’園區行、促就業、穩就業系列活動,拓寬殘疾人就業渠道。”市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累計為133家企業開展上門服務,開發崗位819個。
在東海縣,“融媒體+就業”模式成效顯著。當地將招聘活動與民生欄目深度融合,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形式,把就業崗位送到百姓“指尖”。2024年,全縣通過線上渠道促成殘疾人就業217人,企業招聘成本降低40%。這種“線上+線下”雙軌并行的服務模式,已在全市推廣,全年開展各類招聘活動43場,提供崗位1215個。
多元就業+技能賦能
激活增收新動能
“現在每月能賺2000多元,還能照顧家里。”在灌南縣“陽光小屋”圓珠筆組裝車間,殘疾人李女士熟練地操作設備。作為輔助性就業示范項目,“陽光小屋”整合手工加工、非遺文創等業態,帶動120余名殘疾人實現家門口就業。
連云港市積極探索輔助性就業新模式,實現輔助性就業從手工勞動類、非遺文創類到多形態共融共進的迭代升級,涌現出灌南縣“陽光小屋”圓珠筆組裝,贛榆區助殘就業服務進稅務大廳,海州區馨康唐寶外掛車間、家政小分隊,市開發區“佰樂福”助殘超市等一批就業項目。截至目前,全市900名殘疾人在55個殘疾人之家參加輔助性就業,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針對殘疾人技能提升需求,連云港市構建“培訓+認證+就業”全鏈條體系。2024年,全市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2期,惠及1726人次。特別設立的盲人按摩學歷中專班,15名學員全部取得中專學習證書,在2024年全國盲人醫療考試中連云港市9人報考,4人通過,超過全國盲人醫療按摩考試通過率。“我們與市總工會合作,將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納入市級勞動競賽目錄,激發學習熱情。”市殘疾人就業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服務創新+社會協同
構建就業生態圈
為破解就業服務“最后一公里”難題,連云港市打造“15分鐘就業服務圈”。通過建立6家殘疾人大學生實習(見習)基地、開展“寶龍工作室”就業輔導計劃,形成“傳幫帶”長效機制。2024年,該工作室開展就業宣講10場,培訓就業輔導員50人。
在精準幫扶方面,市殘聯持續援助困難殘疾人就業增收,開展就業困難殘疾人認定活動3場次,組織開展殘疾人專場招聘會43場次,召集235家單位為殘疾人提供崗位1215個,有64名殘疾人通過招聘會實現就業。
就業是民生頭等大事。下一步,連云港市殘聯將持續優化服務,通過舉辦招聘會、各類助殘就業專項行動科學拓崗、精準匹配、全程保障,幫助連云港市更多殘疾朋友就好業、好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