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徐黎一 通訊員 何暢暢)“今年紫菜養殖生產和市場行情普遍較好,從年前到現在,鮮菜和干紫菜供不應求,市場交易火爆。”近日,在連云港市連云區連島中心漁港碼頭,養殖戶吳波告訴筆者。今年以來,連云區早謀劃、早部署、早推進,抓好春季漁業生產。據統計,1至2月,全區完成水產品總量9260噸,同比增長135.74%,其中海水養殖產量9004噸,同比增長145.54%。
近年來,連云區以現代漁業綠色發展為目標,以加快海洋漁業新舊動能轉換為主線,增投入、優結構、促轉型,2024年,全區水產養殖總面積29.43萬畝,完成水產品總量13.85萬噸。今年前2月,全區漁業產量又以“高位增幅”姿態迎來新春“開門紅”,為全年海洋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多措并舉,全面開啟海洋漁業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為推動區內漁業產業發展,連云區根據全區紫菜、牡蠣養殖區域控制規劃,合理布局牡蠣、紫菜各自養殖海區,并督促指導各涉海鄉街道和養殖主體嚴格實施,限定紫菜養殖面積不超過10萬畝、牡蠣養殖面積不超過15萬畝;聯合高校科研院所不斷加大養殖新品種的引進和開發力度,接續引進“蘇通1號”“蘇通2號”條斑紫菜,“申福1號”“閩豐2號”壇紫菜,三倍體太平洋牡蠣、三倍體葡萄牙牡蠣、雜交三倍體牡蠣等養殖新品良種,并大面積推廣養殖;推廣壇紫菜與條斑紫菜輪養、條斑紫菜玻璃鋼插桿式養殖、條斑紫菜翻板式養殖、貝藻參生態健康養殖等新技術。“我們將繼續科學調控紫菜、牡蠣養殖規模,適度擴大海參等優質水產品養殖規模,持續引進并推廣紫菜、牡蠣新品良種,優化牡蠣筏式育肥技術,引導規模化育種、標準化養殖,充分考慮海區養殖生產可承載力,減量增收、提質增效,促進全區海水養殖持續穩定健康發展。”連云區漁業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
用好用足國家政策,大力發展深遠海養殖。近年來,連云區以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創建為契機,在全區規劃3至4處海域用于海洋牧場建設,著力推進海洋牧場建設和深遠海養殖,帶動休閑漁業快速發展,促進海洋漁業轉型升級。一方面,加快推進車牛山島海珍品綜合養殖基地、三倍體牡蠣大規格苗種規模化培育基地等深遠海養殖項目實施,科學規劃布局,確保年內培育三倍體牡蠣大規格苗種2萬畝,發展牡蠣吊籠養殖3萬畝,底播海參1萬畝,加快推動深遠海養殖產業做大做強。另一方面,啟動海洋牧場漁旅綜合體項目,推進深海圍欄式養殖網箱平臺、三文魚育苗基地建設;加強與連云港市農商控股集團、連云港市城建控股集團等市級國資平臺的合作,爭取深水抗風浪網箱養殖項目盡快落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