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袁春梅 通訊員 張開虎 倪慶陸)近日,連云港市東??h臨洪糧庫的電動閘門緩緩升起,陽光穿過新落成的11米高平房倉穹頂,在監控大屏上投射出躍動的光斑。保管主任徐國兵手持PDA終端掃描糧堆中的傳感器,屏幕上立即跳出實時數據:糧溫14.3℃,濕度30.8%。近年來,東海縣以“科技賦能、管理革新”為核心,激活“人、糧、技”三要素,為“大國糧倉”筑牢堅實防線。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不僅要種好、收好,還要儲好、管好。”東海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崔樹剛介紹,2022年5月,東??h積極響應國家國企改革號召,結合省委涉糧專項巡視整改要求和政(事)企分開原則,將東海縣晶發糧油購銷公司劃歸東海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一場“向管理要效能,向經營要效益”的刀刃向內的改革,就此拉開帷幕。
針對東海縣糧庫“老、舊、散、小”與產糧大縣的不匹配,東海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先后投資近5億元新建關墩、臨洪、雙店、橫溝、石湖等新型智慧糧庫,配備專業器械,實現全程信息化管理,新增庫容達22萬噸,穩居全省排頭兵,將公司庫容從25萬噸提升至47萬噸,不僅提升了企業的倉儲能力,也為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針對東西部區域資源不均,將29個糧庫整合為11個管理點,實行“大庫帶小庫”模式。平明糧庫與就近的白塔糧庫、張灣糧庫結成對子、安峰糧庫與石榴糧庫結成對子,共享新的機器設備、運輸車隊,僅2024年全年收購季就節約成本150余萬元。
“以前查糧靠‘嘴咬手摸’,現在鼠標一點全知道。”在關墩庫智能化升級現場,技術員正在調試2號倉糧情監測系統,這個倉有32路高精度傳感器、256個測溫點,同時整個糧庫還配有2架巡檢無人機,這些“黑科技”讓6.54萬噸的儲糧有了“健康管家”。
“這幾年培養了智慧化操作人員55人,其中‘90后’占比過半,實現11個庫點技術人才全覆蓋。”東??h晶發糧油購銷公司黨總支副書記薄冰介紹,2023、2024連續兩年公司糧食購銷位于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并實現“零違法”“安全零事故”。目前,公司年銷售額突破5億元,儲糧損耗率下降1.2個百分點,節約成本超500萬元,職工平均月工資也從以前的不足2000元提升至4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