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連云港:深化產學研融合 加速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

        【連網】(記者 袁春梅 通訊員 梁玲)在秦山島東部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一組深水抗風浪網箱隨潮水起伏,三文魚苗種在海水中游弋,顛覆了“冷水魚只能在寒帶養殖”的傳統認知;數十公里外的贛榆區城頭鎮稻麥綠色智慧種植基地智慧農業指揮中心內,農技員正用手機APP遠程啟動基地內的智能閘門,通過衛星遙感墑情數據,系統自動計算小麥灌溉量……

        一場由科技驅動的農業變革正在悄然展開。連云港市正以智慧農業為引擎,以深海漁業為突破口,加速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為農業現代化注入澎湃動能。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的農業新質生產力,正在這座濱海城市展開生動實踐。

        0425四十農業04

        數字革命重構傳統農業

        走進云臺農場興墾科技植物工廠,只見栽培架成排林立,整齊的番茄植株綴滿各種顏色的番茄,相較于傳統的扎根土壤,這里的番茄植株都生長在透氣性、保水性更好的椰糠基質中。

        植物工廠內滿滿的科技感,采用全智能控制理念,能精準控制溫室內的溫度、光照、濕度、二氧化碳濃度,技術人員通過裝置的網絡傳感器,可精準地感知植物的“口渴”程度、“肥料”缺口,及時調整,確保番茄在最適宜的環境中長大。有精確數據協助管理,不僅避免了水肥資源的浪費,還確保了番茄的品質和產量。

        這種智能化變革正在向全產業鏈延伸。位于海州區新壩鎮的無人農場示范基地,5G網絡覆蓋下形成了“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系統:無人機巡田生成作物長勢熱力圖,地面無人農機集群根據AI處方圖精準作業,北斗定位誤差控制在2厘米內。

        同樣在新壩鎮,連云港市第一座循環運動立體式水稻育秧基地正式建成啟用。育秧工廠通過溫、水、肥等多元素調節,有效提高播種育秧生產效率,育秧周期從傳統生產周期25天左右縮短至20天左右,秧苗的出芽率、存活率提高10%,節省人工成本50%以上。

        無人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數字技術等技術的應用,有效改變了農業生產發展的狀況,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一粒良種,千粒好糧。在智能農業設備之外,生物技術也在港城農業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市農科院自主培育的29個農作物品種通過新品種審定,灌云“灌豆5號”入圍國家黃淮海南片區域試驗,銀豐食用菌參與太空菌種選育。

        去年,連云港市承辦了中國地方豬遺傳資源保護與種質創新利用研討會,擴建東海老淮豬保種場、籌建灌南黑豬保種場,3家種業企業入選省重大品種研發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補助項目。

        36a44eb4ed884f78b479b3cf19747d96

        向海圖強開辟新增長極

        連島海上牡蠣園內,一排排紅綠相間的浮標隨波起伏,十分壯觀。“紫菜養殖過密,病害多發、質量下降甚至絕收,我是全村第一個響應退養部分紫菜套養貝類的。”養殖大戶吳波正是貝藻高效生態健康養殖模式的受益者,養殖區密密麻麻的浮球下面,正是一串串的牡蠣籠子,豐收時每個籠子一般在50斤左右,最重的近百斤。

        目前,全市紫菜、牡蠣養殖面積達36萬畝以上,通過調減紫菜養殖面積,發展牡蠣養殖。這“一退一進”,探索出近海養殖新模式。

        耕海牧漁,如何推動海水養殖從近岸走向深遠海,港城一直在努力求索。在“陸基育苗+近海網箱養殖+智能深海裝備養殖”路線圖下,黃海冷水團養殖三文魚項目和養殖工船項目一一落地。

        “三文魚產卵和幼魚生長都在淡水中進行,成魚則生長在海水中。所以項目生產一般分為淡水育苗和海水養成兩個階段,養殖生產周期約為23至24個月。”江蘇寶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連云港市第一家完成三文魚鹽化馴養養殖的企業,企業負責人介紹,目前已成功鹽化馴養幾批魚苗,完全具備陸基三文魚育苗能力。

        在秦山島東部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隨著專用飼料的拋撒,成群結隊的三文魚從水底洶涌而上,頃刻間將懸浮在水中的飼料吞食。“這是去年11月底投放的第一批三文魚苗,目前生產管理情況都比較順利。”贛榆農發海洋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海洋產業養殖技術部主管王浩表示,近海網箱養殖已經進入實踐階段,這批三文魚積累的相關數據和經驗都非常重要,在管理上大家都非常用心。

        去年底,隨著連云港市與廣東大百匯集團簽約開展工船養殖三文魚項目的落地,工船海陸接力的養殖模式也排上日程,預計2026年第一季度就能出魚。

        港城人家門口的三文魚“自由”,指日可待。

        f75dfe4fcc8648d38dc9f03e9571a15f

        創新生態培育發展動能

        農,天下之大本也。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農業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產要素集聚,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連云港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農業仍然存在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等問題,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是實現從“農業大國”到“農業強國”跨越的關鍵,也是連云港市從“農業大市”邁向“農業強市”的關鍵。

        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離不開科技的加持,培育和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基礎是科技創新。當下,應把著力點放在解決農業生產面臨的突出難題上,仍需加強農業科技力量協同攻關,深化產學研融合,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農業科技成果大面積推廣應用,特別是讓科技成果向廣大農村延伸覆蓋,打通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服務推廣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連云港市的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出提升科技支撐水平,加強智慧裝備推廣應用,推動農業綠色低碳發展。”該負責人表示,市農業部門將主動融入國家、省創新布局,協助開展突破性農業新品種選育,加強科技小院建設,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進一步深化智慧農機試驗推廣,加快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建設。

        fe7d164639a745e5bff1cc83d8578104

        時節漸次入春,田間地頭又開始忙碌了起來。與以往不同的是,如今的農人,“裝備”更先進了,各種操作也讓人大開眼界。土地還是那塊土地,而勞動者、勞動方式、勞動效果等早已大不同。

        農業新質生產力,不僅蘊藏在這些一點點可見、可觸摸的變化中,也蘊藏在未知的可能中,更將成為鄉村全面振興的內生動力。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网男女大片在线播放| 美女被a到爽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你懂的|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观看| 曰批免费视频播放60分钟| 亚洲色图第1页| 亚洲丝袜第一页| 强波多野结衣痴汉电车| 九九热精品视频| 波多野结衣女同| 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 韩国福利一区二区美女视频| 夜夜高潮天天爽欧美| 中文字幕第4页| 澳门永久av免费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高清| 中文字幕网资源站永久资源| 天天天天做夜夜夜做| 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牛牛| 欧美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 黄色大片在线播放| 希岛婚前侵犯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精品电影免费动漫| 欧美高清视频www夜色资源| 午夜毛片不卡免费观看视频| 高清一级做a爱免费视| 国产精品美女www爽爽爽视频| аⅴ中文在线天堂| 日产精品卡2卡三卡乱码网址|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永世沉沦v文bysnow全文阅读| 公和熄小婷乱中文字幕| 色狠狠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18gay台湾男同亚洲男同| 无翼乌全彩无漫画大全|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 欧美精品束缚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