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魏吉珂 通訊員 徐歡 馬譽仁 李孟紗)日前,江蘇連云港劉志洲山體育公園鳳屏湖獲評水利部淮河流域幸福河湖,為全國河湖治理與生態修復遞上一份“海州答卷”。據了解,自連云港市全面推進幸福河湖建設以來,海州區積極響應,以河長制為依托,在優化機制、協同合作與攻堅治理方面持續發力,推動區域內河湖生態環境顯著改善,鳳屏湖的轉變便是成果之一。
鳳屏湖位于海州區西南部、錦屏鎮東側劉志洲山腳下,以劉志洲山體育公園為主體,占地面積0.36平方公里,湖區面積0.91平方公里。20世紀90年代起,劉志洲山石料無序開采,致使湖水資源衰竭、植被破壞、周邊土地損毀。
2019年,連云港市建立水利、財政、自然資源與規劃、文旅、生態環境多個部門共同參與的聯席工作機制,經過宕口回收、勘察設計等大量前期工作,科學編制鳳屏湖生態修復和綜合治理規劃,采取“引水入坑+地形地貌整治+植被恢復”模式開展了生態修復。收集雨水、補水凈化,一汪碧水重聚;依地勢補植綠植、重塑林相、筑起生態護坡,湖區綠化覆蓋率提高至80%,30多種野生動物與鳥類欣然來棲。冬日漫步其間,湖面波光粼粼,野鴨嬉戲,勾勒出一幅生態和諧圖。
在建設修復過程中,海州深挖河湖文化富礦,堅持保護優先,系統布局宋金戰場遺址、漢代石刻苑囿等古跡展示,讓水韻與文化共舞。劉志洲山體育公園負責人吳軍表示:“這不僅是生態修復,更是文化與自然的協同重塑。”
生態漸入佳境,文旅、體育活力注入。海州以體育設施為支點,撬動多元賽事與文旅盛宴,連云港市全民健身嘉年華、江蘇省風箏精英賽、帳篷音樂季等活動輪番登場,自然、運動、文化在鳳屏湖碰撞出奇妙火花。
這一轉變,實打實惠及周邊百姓。過去,周邊村民閑時只能嘮家常,文娛匱乏,沒處散心。如今,劉志洲山體育公園敞開懷抱,散步、鍛煉、游玩成日常,愜意又自在。公園吸納周邊多村居民,他們在家門口就業,家庭經濟改善。
鳳屏湖蛻變的關鍵,在于模式創新與綜合規劃。多部門聯席機制,攥緊各方資源與專業力量;系統性規劃,融合生態修復、文化挖掘、休閑打造。從荒蕪礦坑到文旅地標,鳳屏湖攻克部門協調難題,化解多元功能統籌困境,把生態包袱扭轉為幸福資本,實現生態、文化、社會、經濟共贏,樹立起城市廢棄礦坑轉型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