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袁春梅 通訊員 王雅萱 楊靜 韓善紅)近段時間冷空氣頻繁,連云港市迎來持續低溫天氣,降溫幅度大,開啟了“速凍模式”。但市民的“菜籃子”生產保持穩健態勢,產量穩定、供應充足,并未受到很大影響。市民的“菜籃子”之所以能夠兜得住、裝得滿,得益于近年來連云港市大力發展設施蔬菜產業,優化特色產業結構,充實和豐盈了老百姓的“菜籃子”。
在海州區新壩鎮各家蔬菜大棚里,大白菜、鐵皮西紅柿、茄子、青椒等日常蔬菜都是冬日港城人民“菜籃子”里的常客。對已成熟的蔬菜,工人們及時采摘、打包、裝車,銷往菜市場、商超,一些基地還借助公交助農專線與社區搞團購,以最快的速度將新鮮蔬菜送上市民餐桌。新壩鎮農辦主任陳寶兵介紹,入冬以來,基地在大棚溫度、濕度、光照、通風與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實行精細化管理,為確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農技人員每兩周對基地抽檢的蔬菜樣品進行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合格的才能進入市場。
據農業系統調度顯示,連云港市全市年種植蔬菜面積122萬畝左右,其中設施蔬菜播種面積50萬畝左右,蔬菜總產量約380萬噸。蔬菜種植種類包括茄果類、瓜類、葉菜類等,品種主要有小白菜、青菜、菠菜、西紅柿、西葫蘆、辣椒、茄子、芹菜、萵苣、蘿卜、韭菜、絲瓜等,完全可以滿足老百姓春夏秋冬不同季節對各類蔬菜的多樣需求。
“菜籃子”穩產保供是民生大事。近年來,連云港市認真落實綠色蔬菜產業發展規劃,以轉型升級、綠色增效為出發點,大力發展綠色蔬菜產業,新擴建和改造提升了一批綠色蔬菜保供基地。在灌云縣“菜籃子”工程蘆蒿保供生產基地,一輛輛滿載蘆蒿的貨運車準備發往各地的批發市場。通過基地老舊棚室改造提升項目的實施,建成后的日光溫室大棚單體長150米,寬10.0米,棚高3.9米,使用年限可達10年。
“到2025年全市將建成53576畝綠色蔬菜保供基地和12096畝的外源保供基地,全市綠色蔬菜產品生產能力、質量安全監管能力、應急調控保障能力顯著增強,蔬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品質明顯提升。”市園藝站站長尚慶偉介紹,在“菜籃子”工程建設中,連云港市嚴格按照省“菜籃子”工程綠色蔬菜基地要求,開展設施農業綠色高效技術示范與推廣,重點示范推廣園藝作物病蟲綠色防控技術、蔬菜連作障礙治理等生產技術和主要環節機械化生產模式,促進良種良法配套。
“菜籃子”一頭連著百姓的“菜盤子”,另一頭連著菜農的“菜園子”。為提升品質,市農業部門先后整理印發《連云港市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匯編》、農業標準化手冊及“明白紙”等標準化材料11萬余份,實現主要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操作規程生產主體全覆蓋。目前,全市獲批部級綠色食品標準化原料生產基地5個,省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119個,綠色有機農產品742個,地理標志農產品5個,綠色優質農產品占比超75%以上。綠色蔬菜不但填實了市民的“菜籃子”,也進一步鼓起了百姓的“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