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周瑩 通訊員 鄭非凡 連工信)郡縣治,天下安。作為縣域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鎮域經濟是縣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期推進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對于縮小城鄉差距、區域差距、收入差距,進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2021年,連云港市開始進一步規范提升鄉鎮工業集中區建設,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著力推動打基礎、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全市鄉鎮工業集中區發展整體呈現良好態勢。
近日,筆者走進連云港東海縣平明鎮,了解這座中國硅材料“強鎮”工業增長奧秘。
平明地處海灣低平原地區,是天然種植水稻、小麥的絕佳地區。馳名中外的東海大米在相當長時間是與平明大米畫等號的。上世紀90年代,平明依托鄉鎮工業發展契機,集聚了一批以高純石英砂加工、石英拉管及石英系列產品加工的硅材料企業。依托這兩大稟賦優勢,平明培育了22家規上企業。
2008年,東海縣設立平明鎮工業集中區,并在2012年確定了未來30年園區發展方向和目標。2021年,隨著全市推進鄉鎮工業集中區政策出臺,平明摒棄“多而不實”的主導產業方向,圍繞太平洋石英、得樂康兩大龍頭企業,明晰主導產業發展思路——因地制宜。
平明是東海硅產業發展發源地之一,擁有太平洋、弘揚等石英加工龍頭企業。與此同時,平明還是國家首個億斤糧鄉鎮,稻米加工企業40余家。基于此,平明工業集中區主導產業方向就被確定為硅產業、農副產品深加工業。
主導產業確定了,關鍵要有龍頭牽引。為此,平明發展工業分別圍繞太平洋石英、得樂康兩家龍頭企業建立了北園、南園兩個片區,通過龍頭帶動上下游企業發展。目前,平明工業集中區已經集聚22家規上企業,其中,硅產業8家,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10家,全鎮9成工業產值、工業稅收由這兩大主導產業貢獻。
根深才能葉茂。因地制宜發展龍頭帶動性鄉鎮經濟讓平明和企業實現了雙向奔赴。
“企業和鄉鎮的發展是互惠共贏的,因此我們特別舍得給企業‘花錢’。”平明鎮黨委書記張衛國一語道破平明工業之所以枝繁葉茂的奧秘。
太平洋石英爆發式發展就受益于這樣的共贏思路。為了支持太平洋石英發展,東海縣騰出土地指標支持企業在平明鎮建設新項目;平明鎮3年持續提檔升級園區電力配套設施,日處理5000噸工業廢水、2000噸生活污水處理廠在平明“長出來”,園區道路白改黑,現代園區氣質持續彰顯。
園區氣質與企業氣質越發同頻。正如太平洋石英負責人感嘆的,在這里,他們深切地感到平明鎮真正地將“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落到實處。
政府的貼心服務也贏得了企業芳心。2021年以來,太平洋石英企業規模由原來的300畝擴大到700多畝,產能也擴大一倍以上;得樂康生物科技公司二期建成投產,三期開工建設,項目全部建成后,產值有望實現翻番,稅收突破3000萬元。圣達石英、天元石英、夢興諾食品等企業都在加大投資,擴大規模。
如今,平明鎮以太平洋石英、得樂康兩家龍頭企業為引領,推進鎮域硅材料產業、農副產品深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形成了國際投資人都密切關注的東海硅材料價格指數,打造了鄉鎮工業集中區的產業“聯合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