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周瑩 通訊員 宋海川 劉輝)75年間,一座現代化海濱新城在浩蕩黃海的滋養下,煥發出朝氣蓬勃的全新面貌,以不舍晝夜的奮斗精神,書寫了“后發先至”的城市傳奇。
75年間,連云港的GDP從1949年的1.16億元發展到2023年的4363.61億元,人均GDP從71元增長到2023年的94917元……
創造發展的城市傳奇
歷史,往往需要經過歲月的洗禮才能看得更清楚:
1949年,連云港地區建立了“新海連特別行政區”,并相繼恢復了電廠、面粉廠、油廠、磷礦、原鹽等生產。到1952年,連云港的工業企業已經超過50家,港口貨物吞吐量達46萬噸,城市工商業逐步繁榮起來。
1984年,連云港被確定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從此,連云港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86年,全市實現GDP35.43億元,財政收入達2.71億元,港口貨物吞吐量達948萬噸。
到了2023年,連云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63.61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256億元,工業總產值突破5000億元大關,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7億元,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3.2億噸。
回望過去,連云港從“一窮二白”中走來,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發展,在“后發先至”的殷殷囑托中不斷奮進。這座曾經的黃海之濱的小漁村,如今已經成長為中國沿海經濟新的工業之城,創造了滄海桑田、奮發崛起的命運轉折。
——曾記否,1953年,連云港市從山東劃歸江蘇,全面開展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國家156個重點工程之一的錦屏磷礦、新海電廠及淮北鹽場擴建工程的完成,初步奠定了連云港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經濟基礎。
——曾記否,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連云港吹來了改革開放的春風,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成立。當時江蘇最大的食品合資企業——中日合資三得利食品有限公司建成投產,連云港與世界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曾記否,沿海大開發為連云港拓展了徐圩新區等龐大的臨港產業腹地。總投資677億元的盛虹煉化項目正式開工,連云港構建了從煉化到石化新材料的完整產業鏈,幾代人心心念念的石化夢終于成真。
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激流勇進,鑄就新成就。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擦亮醫藥創新的城市名片,創造更多可上天入地的高性能纖維材料,勾勒萬億級石化基地的輪廓……
港產雙驅的成長故事
連云港如今已融入現代文明的坐標中。一塊曾經沉寂的土地,因為改革開放走在春天里。
連云港市委市政府堅持“工業立市、產業強市、以港興市”的戰略決策,港產雙驅成為共識。
因為堅持工業立市,連云港的工業經濟從1952年的0.69億元上升到2023年的5169億元,并誕生了恒瑞醫藥、中復神鷹、中復連眾、天明機械等本土培養的行業巨頭,同時引進了羅蓋特、大陸電子、益海嘉里、盛虹、中國中化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
因為堅持產業強市,連云港才從一個農業大市成長為一座現代化城市。1949年,全市三次產業結構為59.5:25.0:15.5,農業占絕對主導地位。改革開放以后,全市工業實現了快速增長,第二產業比重穩步上升,第一產業占比逐步下降。到1999年,全市三次產業結構演變為“二三一”格局,第二產業首次占比最大。近年來,隨著電商、物流、批發等產業的快速發展,2023年,連云港市第二產業占比達46.1%,其中工業占比達39.3%,擁有億元以上工業企業達11家,位居蘇北第一,一座現代化的產業之城正在快速崛起。
因為堅持以港興市,連云港抓住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沿海大開發的機遇,并爭取到自貿試驗區等機會,始終與國家開放大局緊密相連。
可以說,連云港的發展成果背后,是工業、產業、港口相互支撐所成就的。最大限度地發揮城市資源要素優勢,因地制宜推進經濟發展,讓連云港的經濟發展始終保持穩定向上的趨勢,實現了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
工業、產業和港口要想發展,核心是一年又一年不斷累加的重點項目。在過去的75年里,連云港每一步的發展都離不開一批重點項目的建設。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156個重點工程之一的錦屏磷礦項目建設,夯實了連云港現代工業的基礎。
——連云港港一系列擴容項目的實施,讓連云港成為全球港口物流體系中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并躋身中國重要的樞紐港行列。
——恒瑞醫藥等企業在連云港開發區建設了一批新廠區項目,為企業成為全國知名的創新藥企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
——盛虹煉化等一批石化項目的落地,讓連云港石化產業從零起步,并成為全國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連云港人用激情催動著奮進的腳步,用百折不撓的韌性行進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在歷史大潮中順勢而為、乘勢而起、奔騰向前。
后發先至高質量發展答卷
9月11日,知名醫藥行業媒體《E藥經理人》發布了2024年度“中國醫藥創新企業100強”榜單,恒瑞醫藥連續6年蟬聯該榜單榜首。
這家中國醫藥行業的明星企業,最早是從連云港市海州區制藥巷成長起來的。可以說,恒瑞醫藥的發展故事是連云港實現“后發先至”的典型案例。
2009年4月20日,習近平同志視察連云港時提出:“孫悟空的故事,如果說有現實版的寫照,應該就是我們連云港在新的世紀后發先至,構建新亞歐大陸橋,完成我們新時代的‘西游記’。”
黨的十八大以來,連云港面對了眾多風雨挑戰和考驗,“后發先至”的殷殷囑托為連云港人撥開迷霧,成功應對了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克服了無數艱難險阻,始終沿著正確方向穩步前進。
特別是在今年,面對國內外復雜經濟形勢,我們依舊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經濟成績單。數據顯示,今年前7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7.8%。在全市36個行業大類中,有27個行業產值實現了正增長,增長面達75%。
在浩蕩的海州灣,來自全球的巨輪在這里排兵布陣,等待將油氣輸往連云港石化基地的“鋼鐵森林”,變為各種各樣的化工品和化工新材料。
在群山滴翠的云臺山下,生產線上忙碌的機械手正在刷新港城制造的效率,向市場上輸送著品質高、成本低、需求旺的新產品。
在熱鬧的直播間里,各式各樣的主播正在介紹來自全球的貨品,向消費者推薦著物美價廉的消費品。
……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坐標不斷更新著我們的方位。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連云港正把握重要戰略機遇的新內涵,在高質量發展中書寫“港城速度”,向著現代化新港城的彼岸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