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劉蔚 通訊員 張義祝 楊忠 王海青)農村生態河道是現代水網的“毛細血管”,是農村水生態環境的主要載體。今年上半年,連云港市已完成農村生態河道建設68條,總長度331.23公里,占全市年度民生實事任務的122%,實現“全年任務半年完成”的目標。
贛榆區海頭鎮內,興莊河宛如一條碧綠的綢帶,穿鎮而過,河道內流水潺潺,兩岸樹木蔥郁。“我們面前的這條興莊河,在海頭鎮境內總長度4.8公里,從2022年3月開始,我鎮陸續投資380余萬元,對其進行了5座支流節制閘新建、大規模綠化種植、岸坡修整加固及河道清理等治理舉措,河道已于2022年12月通過驗收。”贛榆區海頭鎮水利管理服務站副站長閆至剛介紹,海頭鎮納入農村生態河道建設任務的8條河道中,已有6條建成,總長度達30.19公里,沿河兩岸風光秀美,成為居民休閑生活重要場所。
農村生態河道建設不僅是美化鄉村環境的關鍵舉措,還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連云港市堅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通過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系連通、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等多元化手段,結合水域整治與環境共治的聯合機制,持續推動農村生態河道建設,不斷提升生態河道覆蓋率。截至今年6月,全市累計完成農村生態河道385條、2124.23公里,覆蓋率47.39%,提前完成省定“十四五”45%的總目標任務。
農村河道,一頭連著生態,一頭接著民生。與興莊河的靜謐祥和不同,龍北干渠石橋鎮段正經歷著一場熱火朝天的改造。施工現場,工人們忙碌有序地鋪設護坡、栽種綠化,挖掘機轟鳴作業,為即將鋪設的河堤路作著準備。據悉,龍北干渠石橋鎮段全長6.7公里,投資約2100萬元,今年3月底開工,預計12月底前全面竣工。“項目完工后,將有效解決我鎮3個行政村8700畝農田的灌溉問題。同時,通過生態修復與岸坡綠化,進一步提升區域生物多樣性和岸線穩定性,打造更加宜居的水生態環境。”贛榆區石橋鎮水利管理服務站副站長董斌說。
農村生態河道建設不僅要“建得好”,還要“管得好”。連云港市立足實際,聯合市縣鄉村制定農村生態河道“一河一策”實施方案,明確每一條河整治內容、建設進度、時間節點、責任主體。同時堅持建管并重,強化河道治理后的長效管護工作。建立健全常態化打撈機制,實現水面清潔、無集聚性漂浮物的目標,不斷鞏固農村生態河道建設成效。這一系列舉措不僅有效改善了農村水環境,也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貢獻了水利力量。
“防洪防汛、灌溉引排、水生態水環境,每一項都關乎民生福祉與發展大局。”連云港市水利局農村水利與水土保持處高級工程師盛思遠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高標準、嚴要求推進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加強河道長效管護,努力繪寫一幅‘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