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朱迅 賀成東 劉偉)2018年9月,聚焦新醫藥產業創新發展,連云港市提出建設“中華藥港”的設想,并將其作為推動醫藥產業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來抓。隨后,連云港市開發區對標國際一流,啟動了總投資90億元的“中華藥港”核心區建設,致力于做好醫藥產業發展的“空間服務商”。
如今,這座集創新研發、生產于一體的現代化醫藥產業園區,不僅見證了連云港市醫藥產業的蓬勃發展,更是江蘇乃至全國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縮影。那么,這個集創新、人才、技術、產業的醫藥新高地,是如何成就連云港醫藥傳奇的呢?
初露頭角 產業基礎鋪就醫藥前路
仲夏時節,連云港港市開發區中華藥港核心區展現出一片繁忙的生產場景。走進園區,現代化的廠房、高聳的研發大樓映入眼簾。這里匯聚了眾多國內外知名的醫藥企業和研發機構,形成了集研發、生產、銷售、物流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偉大從渺小啟程。20世紀70年代,連云港的醫藥工業剛剛起步,基礎薄弱,總量偏低,在全市工業系統中處于相對落后的位置。然而,正是這樣的起點,孕育了連云港醫藥產業騰飛的夢想。
從一片荒無人煙的鹽堿灘,到當代集聚連云港醫藥資源的創新高地,中華藥港穿過荊棘片片,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
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連云港市醫藥工業公司憑借前瞻性的眼光,與南京大學、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等國內知名科研機構建立了緊密的科技協作關系,連云港醫藥工業逐漸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跨越式發展。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連云港醫藥工業迎來了產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一批國家級技改項目相繼竣工投產,新藥不斷問世,抗腫瘤藥品、治療肝炎藥品等逐漸成為市場主力。此時,連云港的醫藥工業已經初步形成了生產、研發、銷售一體化的產業格局。
1996年,連云港市醫藥工業公司開始探索資本運作的新模式。通過改制、合資等方式,連云港中藥廠改制成康緣制藥有限責任公司,連云港制藥廠與連云港中金醫藥包裝有限公司組建了連云港恒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這些新興的藥企迅速嶄露頭角,成為引領連云港醫藥行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新世紀以來,連云港醫藥產業在創新發展的道路上不斷邁出新步伐。恒瑞醫藥、康緣藥業等企業成功上市,標志著連云港醫藥經濟從產品經營向資本經營轉變。同時,一批國家級技術中心和產學研共建實驗室相繼落戶連云港,為醫藥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持。
2018年,在國家級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建設30平方公里的“中華藥港”。一期總建筑面積23.5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孵化器、加速器、示范工廠等公共配套工程;二期總建筑面積26.5萬平方米,主要建設高端化學制劑產業園;三期總建筑面積17萬平方米,主要建設中央廚房、人才公寓、教育培訓等載體。與此同時,2019年,在自貿試驗區連云港片區開始建設連云港國際醫藥創新產業園。結合業已形成的優質產業基礎,打造醫藥領域的連云港軍團。
在大雪紛飛的寒冬臘月,中華藥港迎來了它的第一批客人。
“2020年的那場大雪至今記憶猶新,項目進駐遇到水電等困難都是常事。”中華藥港工作人員回憶道。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和晨藥業、江蘇省抗腫瘤和心血管類原料藥產業創新中心、神曲醫療器械等首批項目進駐到這個創新的搖籃。
為了給予入駐企業良好的體驗,園區為這批新入駐的項目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在項目的進駐、裝修、運營等方面做好保障服務。“醫藥企業對蒸汽、安環、污水處置等公用配套要求高。園區對企業危險品的存放、安環、污水處置等方面給予了很大的支持,為其建設了專門的危化品暫存區等公用配套設施,解決了企業的實際難題。”藥港相關負責人說。
從孵化、中試到產業化,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正在加速構建。一座“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千億級“中華藥港”正在逐漸成形。
蓄勢待發 全周期服務培育發展沃土
新醫藥是連云港市最具特色、最具優勢、最具潛力的支柱產業。推進“中華藥港”建設,需全力提升功能配套,完善產業發展生態。
2019年7月,啟動“中華藥港”核心區建設。其制定出臺了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在這一年為藥企減稅10.9億元,做到了“真金白銀”的投入。
2020年3月,江蘇省主要領導在“中華藥港”考察時指出:“這里有條件有希望打造具有世界知名度的醫藥產業高地。”8月,連云港市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成立了“中華藥港”建設運營指揮部,按照“服務、招商、建設”三同步思路,統籌推進園區建設、運營、管理、招商、服務等工作。
同年11月,“中華藥港”整合了國家級自貿試驗區、經開區、綜保區“三區疊加”政策優勢,創新出臺了《中華藥港產業發展規劃》,著力構建“4+X”產業體系,核心區重點發展6個方面15個細分領域,并出臺《中華藥港高質量發展意見》,從醫藥品種、公共服務平臺、產品國際化等15個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平臺搭建上,正爭取搭建服務藥物檢測、審評認證、知識產權、保稅研發等各類公共平臺,推進核心區區域環評。
在連云港市開發區和中華藥港全方位的扶持下,一個又一個重大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2020年,和晨藥業CDMO平臺入駐藥港核心區,該平臺是浙江和澤醫藥布局CMO、CDMO業務的重要支撐。主要從事高端(含高活性)口服固體制劑的生產及研發生產外包服務,劑型包括片劑、膠囊、顆粒劑、口溶膜等。
——2022年,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評核查連云港分中心入駐藥港核心區,作為省藥監局審評中心和審核查驗中心聯合派出機構,按照省市共建、“省管市有”模式運行。分中心通過承接省藥監局藥品醫療器械審評核查業務委托、委派,為企業提供注冊申報、技術指導等服務。
——2023年6月,新業區域細胞組織庫與細胞制備中心正式入駐中華藥港,專業開展干細胞、免疫細胞存儲業務等前沿臨床應用技術的探索與創新。目前,中心已建成擁有百萬份免疫細胞與干細胞存儲容量的庫容,并配備了THERMO、OLYMPUS等國際先進的細胞制備與存儲設施,為自體和異體干細胞移植治療、免疫細胞臨床應用提供充足保障。
——2024年3月,花果山醫學科創園項目入駐中華藥港核心區,主要從事醫學標本檢測、病理診斷及醫學科研活動,建設連云港市公共衛生應急醫學檢驗中心、花果山病理診斷中心、花果山醫學檢驗中心、花果山科技孵化及轉化醫學中心等平臺,在提升區域公共衛生應急服務能力的同時,著力促進區域內醫藥、醫療器械企業及相關科研機構等開展研發產品及科研成果的臨床醫學研究及轉化應用。
——2024年6月,位于中華藥港核心區的連云港(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復,正式投入運行,這標志著該中心具備面向全市在智能制造和醫藥領域提供專利預審服務的資格與能力。中心致力于打造服務全鏈條、保護全方位的“一站式”國家級平臺,充分發揮“快速預審、快速確權、快速維權”職能,還將拓展銜接本地司法保護、仲裁調解、行業調解,進一步降低企業維權成本,營造更好營商環境,促進創新成果與連云港本地經濟結合得更緊,使創新鏈和產業鏈相連。
這些項目的成功落地與高效推進,離不開藥港提供的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務。以江蘇瑞輔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投資建設了年產30萬瓶試劑的生產線項目。在進駐中華藥港后,他們得到了連云港市開發區的鼎力支持。連云港市開發區開通了綠色通道,讓企業第一時間拿到了施工許可證,大大縮短了建設工期。項目負責人感慨道:“我們的項目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如此進展,離不開藥港的優質服務和大力支持。”
政府的政策支持、綜合服務的提升、強化人才支持等方面的努力,都為中華藥港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創新方面,連云港已經形成了“中國醫藥創新看江蘇,江蘇醫藥創新看連云港”的美譽。
登高望遠 踏上千億級“藥港”新征程
隨著《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2021-2025年)》的實施,醫藥產業作為重點培育領域得到加速發展。連云港這座醫藥文化深厚的城市,正通過這一項目重塑其在全球醫藥產業中的地位。
創新是連云港醫藥的生命力所在。截至目前,中華藥港承擔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項目超過100項,累計獲批上市1類創新藥24個,其中,2023年,全國批準1類化學創新藥16個,其中連云港3個,占全國的18.75%,占全省的50%,在全國地級市中遙遙領先。同時,還擁有國家、省級、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等醫藥創新平臺35家,吸引了18名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專家。這些平臺和專家成了推動醫藥產業創新的強大引擎。
高端配置的發展載體,為中華藥港注入了蓬勃活力。中華藥港核心區集商務展示、科創研發、智能生產、商務服務于一體,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持。隨著江蘇省原創化學藥創新中心、和匯醫藥高端制劑及醫療器械MAH轉化平臺、省藥檢院連云港檢驗室等項目的入駐,更是為企業提供了優質的產業配套服務,助力企業加速成長。
政策支持是中華藥港發展的強大保障。連云港市開發區每年配套可支配財政收入的5%設立醫藥產業基金,對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給予個稅補貼及獎勵,并出臺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專項扶持政策,最高可獲得5000萬元扶持。這些政策實施為企業提供了全周期扶持。
營商環境的優化讓中華藥港成為企業家向往之地。連云港市開發區營商指數位列全國經開區第29位,并實現審批“1220”常態化運行,無論在投資興業還是生活居住上,都能為企業提供貼心的服務和優質的環境。
“堅定不移聚焦新醫藥這一最具特色的主導產業,強化科技創新與國際化品牌發展戰略,加快提升醫藥產業外向度,帶動全區外向型經濟提質增效。”連云港市委常委、市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商振江表示,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全面推進新醫藥產業的產品出口、對外投資、國際研發合作等實現量質雙升,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注入更強新動能。
奮楫揚帆風正勁,中華藥港將繼續圍繞“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目標定位,努力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在政府支持、企業創新以及人才聚集下,中華藥港必將譜寫出新時代醫藥產業“西游記”,成為中國醫藥行業嶄新地標和閃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