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開虎 李嬌)入春以來,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各景區游人如織。行駛在全長9.6公里的羽雙路上,路邊各種鮮花在微風中搖曳,丘陵地形錯落有致,特色景點連綿不斷,原本的山路變成了“暢、潔、綠、美、安”的生態景觀路,讓旅客沉浸在“景美路更美”的體驗中。
“在美麗公路的帶動下,以休閑、采摘為主的丘嶺生態農業旅游區在東海蓬勃發展,‘美麗公路+’效應愈加明顯,全域旅游活力迸發,農村經濟真正實現因路而活、因路而興、因路而美。”東海縣副縣長寧延剛說,上半年,東海累計接待游客436.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2.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0.5%和79.2%。
土特產搭上鄉村“快車道”
近年來,東海縣圍繞打造“中國最美鄉村路、交旅融合示范路”的總體建設目標,規劃建設12縱12橫的農村公路網,按年度、分批次,建設連接建制村與建制村、建制村與自然村、建制村與外部的公路2530.9公里,已逐步建成“暢通安全、治理高效、美麗富民”的農村公路發展體系,規劃發展村莊農村公路實現高質量“村村通”,著力實現路暢百業興、路暢鄉村美、路暢百姓富,穩步推進公路事業高質發展,為助力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以前,家家戶戶隨意在路邊賣草莓,不但位置不固定,安全也沒有保障。現在政府給我們免費使用規格統一、整潔漂亮的小木房,路邊擺攤規范了,途經這里的游客購買量也多了。”在李安路石榴街道講習村路段,村民陳大爺談起這幾年的變化時,連連稱贊。
近年來,東海縣公路部門利用農村公路改建提升,將建管養運與路域環境整治相結合,取締了沿線亂搭亂建、簡易的特產銷售點,聯合當地政府共同出謀劃策,設置具有地域特色的惠農便民售賣小屋,不僅解決沿線臟亂差問題,還提升沿線土特站售賣產業的整體形象,為農民田間產出的土特產銷售搭上“鄉村快車道”。
農文旅產業深度融合
“路修好了用處可太大了,我家蘋果園就在這里,沒修路以前往外賣蘋果路又遠又難走,半天出不去不說,還經常摔壞了蘋果。現在路修好了,不光出去賣蘋果方便多了,游玩的人還可以直接進來采摘,我們的收入立馬就上去了!”在羽雙路上,村民顏大哥望著自家蘋果園前平坦的羽雙路,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羽雙路只是東海縣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東海縣按照“抓前期、重續建、保完工”的總體思路,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緊盯工程建設重要節點,先后實施羽青路、戰備路、牛辰路、雙桃路等農村公路重點工程建設。截至2022年底,東海縣已完成農村公路投資5.6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達574.3公里。
在全力完善農村公路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村公路通達能力的同時,東海縣還結合區域資源稟賦,堅持以路興業,為沿線農業生產及旅游業發展帶來更多的選擇,有力地促進“產業、旅游、文體”的深度融合發展。
農民致富路不斷延伸
東海縣以“修建一條公路、融合一片產業、串聯一路風景、造福一方百姓”為理念,推動美麗鄉村路、生態旅游路、小康致富路等一批示范路建設。同時,東海縣還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完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組織架構,提高農村公路治理能力,建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可持續長效機制,大力構建“美麗公路+”的交通與經濟融合發展新模式。
“把美麗農村路建設與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相融合,依托公路沿線豐富的環境資源、文化資源、旅游資源,大力發展路衍經濟,助推美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加速度’。”東海縣公路事業發展中心負責人孫兵介紹,現如今的東海,一條條“四好農村路”不僅串聯起城市和鄉村,展現了“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生態宜居”的美麗畫卷,更成為農民邁向美好生活的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