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進文 劉永波 通訊員 呂菲)義診活動不少于700場次,100名以上市級專家開設基層專家工作室、孵化特色科室,非診療服務“掌上辦”……以便民惠民利民為導向,從小處著眼,從實處著力,近日,連云港市衛健委推出2024年度115項健康惠民實事,涉及服務能力提升、健康環境改善、服務模式優化、中醫藥特色服務、群眾辦事方便快捷等項目。
優質醫療送到群眾“家門口”
義診進基層,貼心守護居民健康。統籌市縣鄉三級醫療衛生資源,2024年到農村、社區開展義診活動不少于700場次,為廣大群眾搭建健康咨詢、指導、交流平臺,進一步滿足基層廣大群眾在醫療、康復、用藥、保健、養生等方面的需求,全心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基層群眾足不出戶就能真正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
優質資源下沉,助力基層醫療提質增效。組織100名以上市級專家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設基層專家工作室、孵化特色科室,全市專家工作室開設率、建有1個以上特色科室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比例均達80%,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加強基層隊伍建設,當好群眾健康“守門人”。實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項目,各縣區合理制訂招生需求計劃,增加中醫學、預防醫學等緊缺專業需求數,年內為基層招生120人以上。實施基層全科醫生培養培訓項目,督促臨床專業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畢業生全部參加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或助理全科醫生培訓,擴大全科醫生轉崗培訓范圍,做到“應培盡培”,年內培養基層全科醫生100人以上。
“家庭藥師進萬家”,藥學服務“零距離”。以“關愛老人用藥健康”為主題,聚焦轄區內養老機構和有需求的居家老人,組織發動以家庭藥師為主體的藥學人員,為重點人群提供上門藥學服務,提升老年人合理用藥和健康管理服務能力,每名家庭藥師服務老年人口數不少于10人。
讓百姓樂享健康福利
深入推進健康細胞建設工程,打造健康教育品牌。以營造健康環境為重點,年內建成省級健康鎮5個、健康村30個、健康社區15個、健康促進醫院8個。統籌推進居民小區環境綜合治理、病媒防制設施布放、定期組織消殺等工作,年內建設病媒生物防制規范化小區80家。結合健康知識“五進”活動,依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資源,開展活動1000場次,動員市民積極參與健康知識傳播,不斷提高市民的健康意識,2024年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38%以上。
“點單”式科普宣講,讓婦幼關愛進萬家。市婦幼保健院充分發揮健康科普專家團的專業優勢,制定50道“健康科普菜單”對社會發布,通過群眾點單、婦幼接單、科普專家團派單、群眾評單,實現服務資源和群眾需求的精準對接,年內開展百場“點單”式科普宣講為居民提供更精準、更貼心的健康科普。
加強老年健康促進行動,增進老人健康福祉。結合老年健康宣傳周、重陽節等重點節日,每季度組織專家下基層對老年人開展專家講堂、義診、健康科普等惠民活動,開展百場老年健康保健和疾病預防等知識宣傳、文化宣傳等,惠及老年人不低于5萬人次。
開展“公共場所無煙”行動,共建健康無煙環境。開展公共場所和醫療機構專項監督檢查,督促市民遵守相關禁煙規定。通過典型案例對違規行為進行曝光,通過戒煙者現身說法引導市民參加無煙環境建設,15歲及以上人群吸煙率持續下降。
持續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梳理非診療服務項目,實現“掌上辦”。市一院、市二院梳理患者門診、住院就醫流程中號源預約、病案復印、信息修改、報告查詢、床位預約、入院辦理、發票查詢下載等非診療服務項目,依托門診、住院一站式服務中心,以互聯網醫院平臺為支撐,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拓展非診療服務項目“掌上辦”。
加強信息化建設,推動臨床檢驗結果互通共享。按照省衛健委統一部署,推進醫療機構臨床檢驗結果的集中匯聚,以及臨床檢驗結果共享數據庫建設,年內全市所有三級公立醫院、50%的二級公立醫院、公立基層醫療機構基本實現臨床檢驗結果跨機構共享調閱。
推廣新生兒出生“一件事”,讓“甜蜜負擔”變“滿滿幸福”。應用江蘇省婦幼健康信息系統,指導新生兒父母通過手機登錄“江蘇政務服務網”申辦出生醫學證明、戶籍、社會保障卡、城鄉居民參保登記事項,減環節、減時間、減材料、減跑動,實現“一件事、一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