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郭琳 張笑爽 董放 劉歡)閱讀是最好的家風。4月20日,為迎接第29個“世界讀書日”,江蘇連云港報業傳媒集團在時畔書房舉辦了一場以“書香潤家風”為主題的閱讀分享會。邀請榮獲江蘇省第五屆“書香家庭”稱號的家庭代表蔡驥鳴、高翔和王婷,通過講述各自家庭的閱讀故事、推薦好書,向現場觀眾分享閱讀體驗、傳遞理念方法,讓閱讀在更多家庭落地生根。
“讀書”是最寶貴的家風
蔡驥鳴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身為教師的父母用行動將“讀書”寫進家風,作為無價之寶留給子孫后代。受父母影響,他也將讀書視為生命的一部分,家庭藏書早已超過5000冊。在他的家里,除了有一個專門的書房外,每個房間都放置了書架,方便隨時抽取閱讀。每逢春節,他家里經常貼的對聯也是“家中藏書真富貴,心中無事是神仙”。
用蔡驥鳴的話說,他們家追求的就是一種閱讀生活,而且他們還將這種“閱讀生活”傳遞給了更多人。從2000年開始,蔡驥鳴陸續在連云港市的機關單位、大中小學和部分企業開展中國傳統文化、連云港歷史文化、文學、文藝欣賞等內容的講座500余場,每年都為連云港市全民閱讀活動開設專題講座。他牽頭成立的閱讀組織“花果山下讀書會”,成為連云港閱讀推廣的一個品牌。
妻子張中群在連云港市少兒圖書館工作十余個春秋,每逢周末和節假日專門為孩子們策劃豐富多彩的閱讀實踐和親子閱讀活動,她組織的小讀者藏書征集活動,也在孩子們中產生了很大影響。女兒蔡海容每年也會利用暑假到連云港市少兒圖書館義務開設“棒棒糖故事會”,和孩子們一起共度讀書時光。
300多本讀書筆記的背后
“你的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嗎?”人們常常會這樣打趣。而高翔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他曾在灌南縣的農村小學當體育老師8年、縣城5年,期間一直保持著對閱讀的熱愛,后來當上語文老師,并相繼獲得“連云港市小學語文骨干老師”“第一批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等榮譽。30多年的辛勤筆耕,他完成了300多本近500萬字的讀書筆記。
長期在農村小學工作,高翔天天與留守兒童打交道,為了幫助留守兒童,他有意識地閱讀留守兒童方面的書籍。比如《在一起:中國留守兒童報告》《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等,受這些書籍啟發,他在學校開通了遠程網絡親子熱線,在班級為留守兒童過生日,還為每個留守兒童建立彩色檔案,在學校成立留守兒童心理咨詢室。因為在幫助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方面做出的貢獻,2018年高翔被評為“中國好人”。
在家里,為了給女兒高嵐樹立一面讀書的鏡子,業余時間高翔夫婦的主要活動就是讀書。即便家庭住房緊張,他還是為高嵐單獨騰出一間小書屋,陪她一起閱讀。從6歲起,高嵐就開始堅持寫日記,5年級起寒暑堅持去圖書館閱讀,如今大學畢業接過父親手里的接力棒,投身教育事業。妻子徐文芳也在他的帶動下,完成了15萬多個成語的“打卡”闖關,養成了讀書寫字的習慣。高翔說,正是因為讀書,改變了家人的人生走向,也改變了人生的寬度和廣度。
從孕期開始的“親子閱讀”
“閱讀帶給你的第一次震撼是什么?”這個問題的答案五花八門,而王婷的回答則出人意料:女兒。在王婷懷孕不到2個月的時候,就開啟了和女兒的親子閱讀,從一開始每天對著肚子里的胎兒讀,到孩子出生后抱著讀,再到孩子可以自己讀,這樣的親子閱讀,讓她感到特別充實和快樂。現在,女兒已經7歲多了,而她們的親子閱讀也已經持續了8年之久。
王婷還為新手父母支招,想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最重要的就是拿起書,堅持讀給孩子聽,讀那些孩子感興趣的、可以哈哈大笑的,以及所有健康的書;可以早上讀、可以飯前讀,也可以晚上讀。閱讀是提升親子關系的利器,閱讀初期不需要做過多引導,了解孩子的興趣后,可以把孩子感興趣的相關類書籍都搜尋來,再一起深度閱讀。
2021年,長三角閱讀馬拉松大賽首次在連云港設點,長三角地區一共有7000多名選手參賽,6個小時賽程,比拼的就是專注力和意志力,最終王婷以出色的能力獲得個人排名第97名的好成績。參加這樣的大型活動讓她感觸頗深,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越來越多的孩子愛上閱讀,感受閱讀的力量。于是在女兒1歲半的時候,舉辦了父母沙龍,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和養育之路,引導越來越多的家長參與親子閱讀。
值得一提的是,嘉賓們還為現場30余位觀眾推薦了《給孩子的哲理》《中華家訓傳世經典》《愛畫畫的詩》3本經典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