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朱迅 通訊員 寇玲 王雅萱)草長鶯飛二月天,踏青賞春好時節。位于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薔薇河與東站引河之間的月牙島,在微風吹拂下,清澈的湖面波光粼粼,不時有鳥兒飛過。很難想象,這里曾是新海電廠粉煤灰堆放處。通過生態整治,這里種植的各類喬木、灌木、水生植物等200余個品種在四季里競相開放,該地成為連云港市民近郊游的不二之選,吸引了無數游客前來休閑、打卡。
近年來,海州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全區生態環境質量逐年改善,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持續拓寬。
同樣是連云港市民心中休閑“打卡”熱點的還有劉志洲山。劉志洲山位于海州區錦屏鎮,由于長達90年的開采史,造成資源枯竭,山體被嚴重破壞,給人居環境和投資環境帶來嚴重影響。2018年,海州區委區政府作出堅決制止開采、收回采石宕口的決定,使劉志洲山現存山體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護。通過整治和改造,使采礦塌陷區“變廢為寶”,昔日廢棄采石場蝶變為植被茂密、山清水秀的生態健身體育公園,是舉辦各類文體演出以及露營愛好者的首選。2023年被省發改委評為第一批盤活優化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典型案例,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贏”。
生態不僅有青山,還有熱鬧的都市街巷。因為一波碧水,鹽河夜景更加闌珊。夜幕降臨,西鹽河鹽河巷河道兩側柳條青青,漆黑的夜空下燃起璀璨燈火,變幻莫測的燈光秀吸引大批市民、游客駐足觀賞。漫步在河兩岸,游人們閑話家常。“晚上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到這里溜達溜達,喜歡唱歌、跳舞的老頭老太圍著水岸歡聚一堂,聽聽曲、活動活動身體,大家都玩得挺開心。”家住附近、已經退休的穆長青大爺說。鹽河巷水上游覽項目人氣爆棚。滔滔流水訴說著歷史往事,畫舫游船帶領游人身臨其境往來穿梭,感受別樣的鹽河魅力。鹽河巷內的夜市一條街更是煙火氣十足,美食、美景讓人們卸下一天的疲憊。
為了保護這種煙火氣,海州區通過雨污分流改造重現古韻鹽河。西鹽河上起連云港市海州區獅樹套閘,下至人民橋,全長11.8公里,是連云港市主城區主要河道之一。曾經由于沿線生活污水收集不到位,西鹽河雜草叢生、污水橫流、臭氣熏天,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2017年,西鹽河的鹽河橋斷面為全省唯一一個劣V類國考斷面。海州區高度重視西鹽河水質提升工作,區主要領導親自掛帥,針對過去缺乏長效管理機制和相應污水處理配套短板等問題,逐一開展排查、整治。在新浦公園、海連路等西鹽河流域實施雨污分流改造,解決了雨污同流、黑臭水體等問題,水質持續向好。2020年,西鹽河鹽河橋斷面平均水質為III類,遠超國家下達的“2020年水質達到V類”的考核目標,目前已經連續4年穩定達到III類。曾經長期黑臭的西鹽河,如今已華麗變身,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打卡”地,依河而興的鹽河巷被省文旅廳評為全省“十佳夜市”榜首,游玩高峰期日均游客量突破10萬大關。
海州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海州區將持續提升環境質量,創新推出多條轉型升級路徑,激活生態產品價值,讓綠水青山不斷轉化增值,為群眾休閑、體育活動提供便利,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使人民群眾得以共享生態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