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侍敏 通訊員 徐源)經營主體是經濟運行的一張“晴雨表”,也是感知市場溫度的敏銳觸角。2023年,連云港市新增經營主體132473戶,較2022年增長34.06%。這得益于連云港市不斷釋放商事制度改革紅利,深入推進“優化營商環境突破年”專項行動,用足用好市場監管“工具箱”,厚植沃土,激活發展動能。
2023年,連云港市市場監管局制定出臺服務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十九條措施、實施“一件事一次辦”和企業登記全市通辦等改革舉措,用“良好的營商環境、有力的政策支持、精準的幫扶措施”,為經營主體紓困解難、注入動能。
“現在在海州區開辦企業真是太方便了,不用去政務服務中心,在家門口的銀行就能把業務辦完。”在拿到新開辦的企業營業執照后,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代理人夏女士感慨頗多。為進一步推動“放管服”改革落實,推進“15分鐘政務服務圈”建設,去年,連云港市聚焦開辦企業的“痛點”“堵點”和“難點”,將開辦企業相關聯的政務服務“單項事”整合為企業和群眾視角的“一件事”,創新推出全市通辦、政銀合作、住所信息智能核驗、登記確認制、“一業一證”改革等有力舉措,推動跨部門業務重構,實施集成化辦理,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便捷、更富效率、更有溫度的登記服務。
“全市企業登記機關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的要求,均設立企業開辦‘一件事’服務專區,還為新開辦企業免費刻制印章、免除銀行賬戶開戶費用,提供紙質營業執照、印章免費寄遞服務,全面實現企業開辦全免費、一次辦結。2023年已累計為新設立企業減免費用400余萬元。”連云港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司彥博介紹,“在大力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中,我們還選取便利店、藥店、餐飲店三個行業試點,集成多部門10余個審批事項統一申報,實現一次告知、一窗受理、一并審批;試點‘個轉企’改革,加強橫向銜接,多部門9個事項整合為‘一件事’;制定知識產權保護‘一件事’改革實施方案,服務窗口進駐市政務服務中心,實現‘一窗通辦’。”
資料圖
與此同時,連云港市還建立重大事項公平競爭會審制度,公共交易事項競爭審查實現全覆蓋,管好源頭、把好出口。截至2023年年底,排查政策措施8000余件,對114件政策措施發出《公平競爭審查建議書》。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整治行動,為企業挽回損失1200余萬元。此外,深度挖掘柔性執法潛力,探索實施市場監管執法“觀察期”制度,觀察期內改正的不予處罰,被省市場監管局列為創新創優事項;落實免罰輕罰制度,辦理免罰輕罰案件1360件,減免處罰1.05億元;全方位推出檢驗檢測“減免費套餐”,減收免收費用200余萬元。
如果說經營主體是經濟發展的微觀基礎和源頭活水,那么,連云港市進一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采取一系列有針對性的便企惠企措施,用好用足市場監管“工具箱”等行動,便是為這“一池春水”注入了無限動能,不僅讓各類經營主體堅定了扎根連云港的信心,更折射出連云港經濟的活力與韌性。據統計,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實有經營主體75.8萬戶,較2022年末增長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