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周瑩 通訊員 連工信 莫延民)近期,灌南縣某生物科技企業通過“園區保”綜合金融服務模式順利獲得了1000萬元的流動資金貸款,解決了困擾企業多日的無抵押物難題,僅用7個工作日,就完成了盡調、審批、放款的所有流程,有效緩解了企業的資金緊張,進一步穩定了供應鏈。“我們希望幫助更多的優質中小企業,通過這個金融工具得到快速發展的機會。”連云港市工信局副局長孫和衛表示,截至2023年11月底,“園區保”在保服務規模已達30.74億元。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如何為缺乏抵押物的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成了企業、園區、政府多方關注的重點難題。為此,市工信局等部門與江蘇信保集團連云港分公司積極推動在省級以上開發園區推廣“園區保”綜合金融服務模式,有效緩解中小企業存在的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不斷推動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所謂的“園區保”就是融合產業資本、金融資金和財政資源,由園區提供企業“白名單”和建立風險資金池,金融機構根據園區和企業需求提供綜合金融服務,通過多方合作風險分擔機制,為園區建設及園區企業提供綜合金融解決方案,大大降低了企業融資準入門檻和金融機構對抵押物的依賴。
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關鍵是發揮好金融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讓金融機構“敢”貸款給需要的企業。為此,“園區保”綜合金融服務模式聚焦抵押難題,依靠園區提供的白名單以及信用風險資金池,放大了信用支持作用。江蘇信保集團連云港分公司張銀超介紹,“園區保”綜合金融服務模式的一大特點就是輕抵押,原則上1000萬元以下的貸款以純信用方式投放,不需要抵押,以風險共擔模式開展服務,政府、銀行、擔保公司分別按照3:2:5的比例承擔企業貸款的風險。
銀行貸款放心,企業如何“安心”拿錢呢?“園區大部分菌菇企業都是農業企業,使用的土地是農業用地,沒辦法在銀行辦理抵押。”灌南農業園區灌江農業發展集團副總經理王生介紹。通過開展“園區保”業務,金融機構可以為白名單企業提供流動資金貸款。他們現在農業示范區已經有4家企業辦理該項業務,獲批貸款2200萬元。目前還有1家企業正在申請。
目前,連云港市已經打造了以“園區保”、應急轉貸、專精特新貸、智改數轉貸為主的金融產品矩陣,出臺了《連云港市專精特新企業融資促進方案》,充分發揮融資擔保機構助企增信的杠桿撬動作用,提高“企銀擔”合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