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燦 通訊員 陳慶秋 周桐)“不要著急,跟著節奏來。”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益海校外教育輔導站的孩子正在老師的指導下練習舞蹈,準備參加即將到來的灌云縣春晚演出。為了豐富孩子們的生活,校外教育輔導站開設了舞蹈、腰鼓、器樂藝術課程,陶冶孩子們的情操。
一枝一葉總關情,點點滴滴暖童心。近些年,連云港市關工委不斷強化校外教育輔導站內涵建設,為青少年提供了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普教育和課業輔導、才藝培訓等公益服務。
目前,全市已建立校外教育輔導站1539個、電子閱覽室206個,全市進站受教育青少年83.94萬人次,全市校外教育輔導站共有5081名“五老”人員、1763名在職教師、1522名大學生村官及其他志愿者擔任輔導員。
形式多樣
打造“一站多點”新路子
每個月,灌南縣百祿鎮的校外教育輔導站都會舉辦主題讀書活動,百祿小學的學生一起分享讀書感悟。百祿鎮校外教育輔導站依托百祿小學少年宮,在融合少年宮資源及平臺的基礎上將少年宮作為輔導站的主要活動陣地,打造出功能完善的校外教育輔導站。
近年來,各級關工委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兒童活動中心等各種平臺和陣地開辦教育輔導站,同時投入資金,購置電腦、投影儀、書柜等,不斷優化站內環境,形成了縣(區)設有總站、鄉鎮(街道)設有中心站、行政村(社區)設有輔導站、有條件的自然村和居民點建輔導點的四級辦站網絡。
連云區關工委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建設,建有圖書閱覽室、電化教育室、輔導講座室、文娛活動室、科技室等,完善校外教育輔導站活動陣地。
校站結合
讓孩子離校不離教
各級關工委在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中,充分整合學校和社會資源,選派素質好、熱心校外教育的教師、志愿者等參與校外教育輔導站工作。
贛榆區九里中心小學成立“海燕”愛心志愿者團隊,組織40余名在職教師輪流排班,利用周末和節假日深入全鎮校外教育輔導站,對青少年開展“教育幫扶”“技能培訓”“德育培養”和“心理疏導”等活動。
據了解,各級關工委還充分發掘自身優勢,整合資源力量,靈活多樣,聯合辦站,全市建立了遍布城鄉的校外教育輔導站網絡,先后建成了11處市級校外教育基地。
位于連云區的連云港市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內設7個特色館,可同時接納650名青少年參觀。2023年又新建了“愛國主義教育館”,對學生進行黨史、改革開放史、連云港奮斗史等系列教育。
豐富活動
用“初心”點亮“童心”
東海縣牛山街道校外教育中心輔導站設立了書法、繪畫、音樂、舞蹈、古箏、古詩詞、版畫、攝影、無人機等興趣小組,利用“四點半”課堂和節假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積極推進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豐富的活動是校外教育輔導站鍛煉青少年實踐能力、培養愛國思想的主要載體。校外教育輔導站通過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生命健康教育、課業輔導、才藝拓展、勞動實踐等活動,幫助青少年啟迪思想,增長才干。海州區利用“托管”時間,開設紅色宣講課100余節,接受黨史教育中小學生超7.5萬人次,營造了“學史愛黨,學史愛國”的濃厚氛圍。
灌云縣各輔導站利用自身優勢,創新發展獨具特色的活動,灌云縣輔導總站的國學教育、南崗站的衍紙畫、沂北站的書法課堂、同興站的農技課堂、侍莊瓦房站的非遺手工制作等都受到青少年的追捧。
2023年,連云港市青少年關愛教育服務中心在連云港市關工委、連云港市文廣旅局和連云港市文化館的全力支持下初步建成,中心有科普沙龍、名師課堂、陽光驛站等17個功能模塊,全方位、多維度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打造出具有連云港鮮明特色的青少年優質校外教育活動陣地,對全市青少年校外教育起到了指導、推進、服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