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 周 瑩 連 發 王雅萱 賀成東 徐堯玲
全球最大的EVA(一種新材料)基地正式建成;全球最大的碳纖維基地正在建設;全國最大的核電基地在智能工地加持下加速建設……
今年1至11月,江蘇省連云港市546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568.2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93.1%;429個重點產業項目完成投資1341.9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94.3%,這意味著港城年度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正在邁入沖刺關鍵一步。
書寫好新時代的“西游記”,連云港要實現“后發先至”,必須以項目的高質量發展為前提。落實到具體實踐中,就是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即從項目招引、落地、建設、竣工等多個環節發力,讓真正的好項目在連云港扎根,成為帶動區域轉型發展的不竭動力。
強市之力——
鍛長板 補短板
什么是經濟強市?業內普遍有個標準:實力強不強,看GDP;規模大不大,看工業產值。
眾所周知,2022年,連云港GDP達到4005億元,規模工業產值超過4000億元。單從這2項指標看,連云港雖然稱不上實力雄厚,但是在全國地級市中還算不錯。
賽迪顧問專家認為,當前科技快速發展,連云港要想實現“后發先至”,要在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空間、新模式“五個新”上下功夫,既要關注地區生產總值、公共預算等老指標,也要關注城市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高新技術企業數、技術市場成交合同數等科技指標。
如何實現這些目標?最終落地就是在一個個市級重點項目中,特別是一些優質的補短板項目。
醫藥產業是連云港市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但項目突破一直不快。近日,連云港市開發區宣布,其招商引資的旺山旺水創新藥物生產基地項目完成投產前的設備安裝和綜合調試,正式交付。這是由中科蘇州藥物研究院和蘇州旺山旺水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投資興建的高新技術企業。其一期項目主要建設制劑車間、原料藥車間、研發辦公樓及相關配套設施,新藥研發重點涉及抗病毒領域,神經、精神系統及男科系統等多個疾病治療領域。旺山旺水(連云港)制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文介紹:“我們是做創新藥起家的一家研發型的企業。選擇在連云港投資,首先考慮的就是營商環境以及醫藥產業的規模化集群。”
當前,連云港市產業正處于從“工業化前中期”向“中后期”轉變的關鍵期,順應經濟強市新評價體系,是邁向強市的必由之路。如何辯證看待自身優缺點,怎么找準坐標,何以彎道超車?面對時代之問,近年來,連云港市加快推進一批補短板、強產業鏈項目招引,努力答好高質量發展的答卷。
中復神鷹項目建成后,將把連云港建設成為全球最大的碳纖維生產基地;盛邦芳綸材料可以將徐圩新區的石化產業鏈向下延伸到紡織等產業領域;中韓科銳項目則可以填補國內EAA(一種石化新材料)空白。連云港市重大辦主任侍華林表示,這些項目大多數是影響當下、有利長遠的重點項目,其加速建設將有助于實現區域產業更新。
項目不斷累積、創新,才能抓住風口,才能實現“后發先至”。
轉型之要——
擴規模 強創新
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遠。翻閱連云港重點項目庫,可見一批體量大、創新強的新項目正在改變經濟格局。
12月19日,中復連眾順利交付印度Adani銅冶煉煙氣脫硫項目,標志著中復連眾在大型玻璃鋼設備出口方面又邁出了堅實一步。該項目包含12臺玻璃鋼脫硫塔,其中最大的脫硫塔直徑11.4米、高30米,均由中復連眾承建。中復連眾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具有30多年玻璃鋼管罐設計、制造經驗,擁有國際先進的纖維纏繞成套裝備技術,具備復合材料管罐設計、開發、測試能力,先后向20多個國家和地區批量出口玻璃鋼產品,服務石油化工、電力、食品、環保等領域,可為客戶定制各式玻璃鋼產品。本次交付的玻璃鋼脫硫塔是一種環保設備,具有很高的脫硫效率和處理能力,在工業生產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該設備的應用有助于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助力生態環境保護。
近年來,中復連眾在原有的風電葉片基礎上,不斷完善產業結構,在玻璃鋼管、船用風帆領域不斷擴展新領域。這背后也是一個個可見的項目作為支撐——無論是超長葉片車間的建設,還是原有產業工廠的技改,處處都體現了這一理念。
如今,在連云港大地,依靠重點項目建設,推進一批行業龍頭企業轉型升級的故事每年都在發生。
盛虹新材料項目是盛虹石化集團從傳統的石化原材料向石化新材料轉型的新項目。該項目規劃建設年產70萬噸EVA,即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5萬噸/年高端聚烯烴以及環氧丙烷/苯乙烯及多元醇等項目。目前EVA裝置全部投產,盛虹石化EVA總產能達到每年的105萬噸,位列世界第一,年產值80億元,預計銷售利潤20億元,光伏級產品市場占有率將增加到40%至45%,大幅替代進口EVA產品。
跳出現有產業市場發展新賽道,這是項目摸排者努力思考的方向。
當下的全球供應鏈之爭,背后是產業鏈之爭、區域發展之爭,海陸暢通的連云港要全力打造“雙循環”產業高地,必須將有利于經濟各種元素與工業經濟充分結合。一旦格局拉開,天高海闊。
為此,連云港市加快一批基礎設施建設。灌云縣臨港產業區LNG儲配站項目就是這樣的項目。該項目總投資6.78億元,預計將于明年5月底試生產。項目建成投產后,主要服務于灌云縣及連云港周邊天然氣居民用氣冬季調峰和事故應急調峰,其次為灌云縣及連云港周邊的企業用戶、加氣站等提供LNG氣源。
企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的步伐都在加快,但我們仍舊存在一些短板:一方面縣域經濟因為財政資金等約束,對創新平臺建設投資不足;另一方面“撿到籃子都是菜”的傳統招商思維依舊存在。
連云港市委黨校教育長盧山建議,連云港市應該納入重點項目庫專家評審機制,讓更多的好項目脫穎而出,讓一些不符合產業方向、招商方向和高質量方向的項目及時出庫,確保高質量完成年度項目建設,讓重點項目庫真正地成為調結構、促轉型的強抓手。
服務之解——
建平臺 強服務
大變局之下,成功不僅取決于速度,更取決于策略和努力。從項目庫來看,走老路注定永遠落后人家一步,尊重經濟和科技發展規律的彎道超車成為必然選擇。
如今,在連云港的項目庫中,數字經濟與工業生產、智能化和產業升級之間產生“化學反應”的項目越來越多。
在徐圩新區,盛虹研究院正在研發石化行業“數字駕駛”新技術;在灌云,傳統紡織正在智能化車間幫助下,實現成本降低,工作效率提升;在海州工業園,智能化大臂可以實現遠程裝卸油氣裝備……
為了推動這些好項目落地,連云港市著力推進了一批科技平臺建設,燃氣輪機大科學裝置、深海實驗室等新賽道平臺建設風起云涌。
當然,要想讓更多好企業和人才在連云港聚集,還需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今年,連云港市按照每個市級重點產業項目一套班子服務的原則,形成由縣區(板塊)領導、園區(鄉鎮)領導、具體經辦人組成的項目推進專班,確保每一個產業項目落實到人。積極探索重大項目全生命周期推進機制,開展專題調研,努力讓問題解決在萌芽期。
——連云港市開發區成立問題清零指揮部以“問題清零”為目標,聚焦“急難愁盼”問題,通過“六個一”工作機制,精準快速逐一化解,形成了問題快辦、難題攻堅的工作作風,經典案例更是數不勝數。
——贛榆高新區成立企業服務中心,服務為企業引進、項目落地開展全程服務的專業機構,并選聘5名應屆碩士研究生和1名博士在企業代辦服務一線,提供專業服務。
“我們項目落地、建設,政府都是一對一服務的。”“平時不會瞎指揮,關鍵時刻有求必應。”……
在項目一線采訪時,這樣的評價逐步多起來,讓企業感受到連云港營商環境真真切切的變化。正如一位一線工作人員所說:“不信任才是最大的營商成本。政府在服務企業的過程中學習到先進管理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政企互信。每一個服務項目建設的人都要將信用挺在前面。”
作為連云港市產業“蓄水池”,重點項目庫具備有效地產業鏈的整合能力,讓連云港經濟發展和營商環境實現雙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