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者 許兵 王文 通訊員 張開虎)“還是不考慮轉行,專心做好我們現在的軍工、通訊類優勢產品。”12月29日上午,江蘇省連云港市東??h海格新材料公司會議室內,總經理鈕計飛一錘定音,結束了激烈的董事會討論。參與多次一線調研的副市長、東海縣委書記宋波對此充分肯定:“希望更多企業像海格一樣,做強特色放大優勢,推動‘創新式增長’。”
近年來,隨著“雙碳”目標走深走實,光伏產業進入萬億賽道。2023全球光伏大會傳出消息,未來3年光伏有望超越煤炭成為第一大能源。受利好大勢驅動,今年以來,在擁有30多年硅工業發展史、上千家硅企業的東??h,“大年”行情帶動石英材料價格飆升,石英砂、石英管賣出30年一遇的高價。
了解到部分企業盲目追“風口”擴產甚至跨行業舉債投資后,“吹哨人”之一的東??h工信局副局長何林表示,“雖然形勢大好,但本土企業大多集中在光伏上游配套產品生產上,同質化競爭嚴重,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一哄而上’之后極有可能‘一哄而下’。”在深入調研、邀請專家綜合把脈的基礎上,東海縣政府今年5月制定出臺《加快硅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攬子文件,明確東海硅產業要高端化,走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綠色安全發展路子。
為此,東??h在連云港市率先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掛帥的科技創新委員會,統籌協調東??h創新資源,設立2500萬元人才工作專項經費,以及10億元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實施“晶都英才2.0”集聚計劃,對創新類人才和團隊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創業扶持。同時,在高質量考核體系中單獨設置科技創新類,權重占比超9%,實行科技創新指標月通報、季考核制度。
舉旗定向引領,市場主體敢為。“今年石英管俏銷,但我們生產的這種石英低壓擴散爐管獨此一家。”走進弘揚石英制品有限公司新上的三期生產車間,副總經理馮偉超介紹,目前公司累計獲得國家專利48項,稀土摻雜玻璃材料產品國內市場占比攀升至87%。“像石英坩堝內層用的高純石英砂,價格從每噸6萬元炒到36萬元。如果只看眼前,企業肯定走不遠。”神匯硅材料公司董事長陳懷斌對鍛造企業核心競爭力有著清醒的堅持,以自建實驗室為支撐,高純石英砂提純技術穩穩占據行業“塔尖”。
“政府之手”和“市場之手”聯動協作,為東海硅產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新質生產力。政府全年建議20余家硅工業企業暫停近100億元擴產計劃,支持規模以上硅工業企業投入研發資金6.51億元,同比增長27.8%。高純石英砂、大口徑石英管、大尺寸石英錠等為代表的“東海制造”已占據國內八成以上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