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文 通訊員 潘敏 孫子安)近日,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下發文件批復,同意江蘇省“以太倉、連云港2個水運口岸為起步,扎實有序推進全省智慧口岸建設。”以此為契機,連云港市各口岸單位將按照《連云港水運口岸智慧口岸試點建設方案》要求,圍繞構建“設施設備智能化、信息系統集約化、運行管理數字化、綜合服務便利化、跨境合作常態化”的智慧口岸生態網絡格局,先行先試,力爭到2025年實現智慧口岸發展水平位于全國前列。
建設智慧口岸對提升口岸管理水平及通關效率、保障國門安全、降低物流成本、促進對外貿易等具有重要意義。今年4月,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發布通知,組織在全國口岸深入開展智慧口岸試點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口岸申報試點,重點開展升級智能化設施設備、建設集約化信息系統、提升數字化運行管理、提供便利化綜合服務、開展常態化跨境合作五大類建設任務。
此次江蘇省之所以聯合申報太倉、連云港水運口岸為智慧口岸建設試點,主要是基于連云港在智慧口岸建設發展方面有良好的先天基礎。近年來,連云港以打造數智型港口口岸為目標,聚焦前沿新科技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制訂智慧口岸三年行動計劃,努力打造“E港通”一站式智慧口岸服務品牌,全力為客戶提供高效、便捷的智慧物流服務。
獲批智慧口岸試點是新起點。連云港市將堅持科技先導、創新驅動、需求導向,對標國際國內先進水平,依托江蘇“單一窗口”,以先進基礎設施和信息技術為支撐,以數據深度共享為依托,以綜合服務能力提升為目標,加快口岸智慧化應用場景建設,提升口岸業務協同和監管服務的數字化智能化能級,健全數字化跨境貿易生態體系,建設設施智能化、服務便利化、監管高效化的數字化口岸,為平安、效能、智慧、法治、綠色“五型”口岸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港口控股集團將牽頭開展11項工作,在推動智慧口岸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開展全港智慧港口設備設施智能化升級改造、加快推進智能化集裝箱碼頭建設等方面發力,向生產運營全面數字化轉型進發。”港口控股集團戰略投資部副總經理吳治明介紹,當前,港口正在加大硬件和軟件投入力度,全力推動位于新海岸大廈的“大數據中心”核心——主數據中心建設,打造功能性倍增的連云港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匯集廣大客商、船貨代企業、口岸各單位和港口業務數據,讓大數據中心真正成為智慧港口的“大腦”。
連云港智慧口岸建設對沿海地區具有積極示范意義。為保障工作有效開展,連云港市口岸聯席會議機制辦公室統籌推進該項工作,負責協調解決推進中的重大問題,各口岸單位將強化政策引導,做好人才保障,向“資源更和諧、運營更高效、決策更智慧、監管更規范、管理更科學、服務更優質”口岸發展目標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