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雪晴)10月9日,在全國首個流動的海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事巡邏船“海巡31”輪上,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30余名學生在上一堂別開生面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
排水量達3000噸的“海巡31”輪是我國海事系統第一艘適航無限航區、第一艘擁有直升機起降平臺、直升機庫和飛行指揮塔等全套船載系統的大型海巡船,為目前江蘇沿海最大海事公務船艇,2023年7月12日,由廣東海事局交接至連云港海事局,正式入編連云港,繼續為海洋強國建設保駕護航。
“同學們,上堂課我們講到了洋務運動為了求富求強,大力發展海軍,但運動最終失敗,隨著新中國實力逐漸強盛和人才實力的倍增,目前海洋強國的建設的步伐越來越快,我們現在腳下的這艘巡邏船曾圓滿完成了多次跨海區巡航、馬航MH370失聯客機搜救、遇險人員搜救等艱難的任務,有效擴大了中國海事在國際和社會上的影響力……”隨著參觀講解的深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授課老師劉曼巧妙地通過今昔對比,潛移默化地將家國情懷的種子種在學生的心中。
在巡邏船上,同學們在船員的指導下參觀了儀控室、多功能廳等,體驗了駕駛室內的高科技。同時,在甲板上,船員科普了在救援中搶救落水人員的急救知識。“其實,我們和同學們都必須具備同一項技能,就是‘急救’,作為醫學生,你們需要救死扶傷,而我們在海上救援時也會遇到失溫落水人員……”現場,康達學院的老師們也給同學們講述了校友擔任極地科考船隨船醫生的故事。康達學院2005屆急診醫學專業校友王佳怡曾跨越了4.5萬海里,兩度作為隨船疫情防控和醫療保障醫生順利完成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任務和第38次南極科學考察任務。
如何充分挖掘利用藍色國土的歷史價值和人文精神,服務于新時代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是康達學院在育人過程中思考的著力點。“康達學院坐落于海濱城市連云港,我們希望將思政課結合連云港的海洋文化,通過國防教育,培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大歷史觀,激勵青年學生愛黨愛國,同時,通過醫務人員在救援任務中的事跡強化學生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使命感,打造別開生面的海上思政課。”康達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部負責人張鴻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