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王文 見習記者 張鵬 通訊員 張瀚譽 王靜)白露已至,秋意漸濃,雖早晚時分涼風陣陣,但午間的驕陽卻遲遲不愿離場。在連云港市連宿高速公路2標段項目現場,機器轟鳴,一派繁忙有序的施工景象。工程車輛來往穿梭,但經過標段出入口時都要停下來沖洗,確保車輪沒有泥塵后才會拐向門外的242省道上。
近年來,綠色環保理念在工程建設領域深入人心。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如何因地制宜,秉持資源節約、環保優先的理念進行現代化綠色高速公路的建設也變得越發重要。
在混凝土拌合廠區,為防止生產過程中的粉塵飄散,整個廠房架構采用了全封閉式。進入場地內可以看到,碎石、沙子等原材料錯落有致地排放在料倉中,裝載機將幾種原材料運送到料斗中,在機械化計量秤的輔助下,根據比例進行下料,摻配后的材料隨即被履帶傳送到拌和鍋中進行攪拌,最后將拌和好的砼放入運輸攪拌罐車中。與傳統印象不同,如此復雜的作業車間顯得利落而干凈。
“以往,提到沙土、碎石等材料,腦海中不由自主地就會浮現出塵土飛揚的畫面,現在我們采取了很多措施,保持廠區的衛生。首先是封閉式的結構,防止了粉塵的外溢;其次是在混凝土拌合場的上料區設置了移動式霧炮車,在上料時采用濕法作業,抑制揚塵。并且在作業結束后,按照規定進行定時清掃,并安排了水車沖洗,最大程度地保持清潔。”連宿2標段黨支部書記李桂花說道。
工程車輛離開了廠區只是第一關,要想離開工地還要經過層層“清理”。在向外行駛的過程中,車輛還要經過二次降塵、洗車臺的沖洗、以及巡邏灑水車的噴灑,直至合格才會予以“放行”。除此以外,242省道兩側還設置專人看守,檢查來往車輛泥濘情況,并定期清理省道內泥污,設置一輛水車沖洗路面,始終保持交叉口內外路面清潔,確保高速標段建設對省道的正常行駛無影響。
每個廠區的門外,都有一個環保監測系統實時顯示著數據。“為減少大氣污染,施工期間我們邀請了環保第三方評測單位對可能引起環境污染事件的因素進行分析,并出具環評報告,并根據報告內容制定切實可行的環保整改措施,減少環境污染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連宿2標段項目安全環保負責人韓進萬說。
在東辛特大橋的橋下,成片的綠色伴隨著箱梁架設,一直延伸到路的盡頭,高速在哪,綠色就在哪。不同以往的“先建后綠”,“邊建邊綠”成為了更加標準化的建設模式。橋梁下部綠化施工也是一項不小的工程。首先安排小挖機整平大面,隨后采用復合型草籽撒播,包含紫羊茅、狗牙根、披堿草三種草籽,最后人工用耙子摟面覆蓋,并進行定時灑水保濕。專業的工人師傅們搖身一變成為了“播種專家”。
橋下綠意盎然,橋上的盡頭,長達1.5公里的裸土也穿上了綠色的“新衣”。這是“8針目”防塵網。防塵網也有3針、4針、6針等多種型號,針數越大表示網孔密度越大,覆蓋率也就更高。各個針數的防塵網有對應的應用場景,8針能夠更加有效地遮蓋沙礫、沙土等。在2標段,有裸土的地方就有綠色的防塵網, 基本達到了全覆蓋。
在“綠色連宿”理念的指引下,在不久的將來,連宿高速必將清流繞路、綠意映襯、“道”處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