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者 王進文 通訊員 李碩 于淼 楊鈞婷)近日,省政務辦印發《關于轉發部分地區推進投標擔保工作典型做法的通知》,連云港市投標擔保制度改革的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其中,信用承諾書替代投標保證金成一大亮點。從7月15日至8月25日,共142個項目使用信用承諾書替代投標保證金,已開標54個項目中,5270家次投標人遞交信用承諾書,超過開標項目總投標家數的84.15%,為市場主體節約資金占用11.98億元。
近年來,為優化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營商環境,降低市場主體交易成本,連云港市深化投標保證制度改革,推出現金、保函和信用承諾書等多項服務舉措,凡參與連云港市公共資源交易的投標人可以自主選擇上述任一形式繳納投標保證金。在激發市場活力的同時,促使市場主體變“被動受管”為“自律自管”,推動市場主體守信履約。
去年底,連云港市將信用承諾書替代投標保證金納入2023全市創新項目范圍,印發相關文件,明確自2023年7月15日起,凡進入連云港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交易的需要繳納投標保證金的各類項目,試行以投標人投標保證信用承諾書替代投標保證金機制。“通過升級公共資源電子交易系統,增加投標保證金信用承諾功能。系統上線以來,連云港市已實現所有進平臺交易項目均可使用信用承諾書替代投標保證金。”連云港市政務辦公管處負責人介紹。
同時,建立失信行為記錄信息的共享機制,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對接省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和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實時共享相關項目信息和投標人失信記錄信息,確保失信記錄信息的公示范圍和運用及時,督促市場主體誠實守信。
下一步,連云港市將深化招標投標擔保制度改革,加大信用監管推進力度。連云港市政務辦副主任孔慶儉表示:“我們將以信用制度體系建設為保障,以構建規范化、精準化信用管理機制為重點,以一體化、智能化信用信息系統建設為支撐,全面建成以信用承諾和信用評價為基礎的新型監管和服務機制,推進信用惠民便企,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增強企業內生動力,形成高效規范、公平競爭的統一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