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扣‘服務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精準謀劃要素保障服務高質量發展等重點工作,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灌云實踐提供堅實的自然資源支撐和保障。”8月7日,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以來,該局相繼推出“交地即發證”“柔性執法”“容缺糾錯”和“一次收費、后臺分賬”等舉措,堅持高標準謀精謀細國土空間規劃,多舉措盤活盤優存量資源,零容忍抓實抓嚴耕地保護,下真功夫提質提效服務功能,打造了紅、綠、藍、金四道“風景線”,助推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再獲新成果。
強化集約意識,保護耕地“紅線”
灌云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堅持保護自然資源,嚴守土地生態紅線,加強耕地建設,科學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扎緊耕地保護的“籬笆”,劃定永久基本農田115萬畝,耕地保護目標任務為132.3659萬畝。嚴格落實耕地占補、進出“雙平衡”制度,對各鎮街“轉出”需求及“轉進”潛力進行初步摸排,牢牢守住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保證縣域糧食產能不降低。
強化質量意識,打造國土“綠線”
為了踐行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灌云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科學實施國土綠化,持續推進國土綠化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森林“碳庫”作用,不斷增強森林固碳增匯能力。僅今年上半年,完成成片造林面積420畝、低效林改造及更新造林1400畝、封山育林1000畝;新建省級綠美村莊2個、完善和提升綠美村莊2個;新建和完善農田林網5.6萬畝、四旁植樹66萬株。
強化創新意識,建設海洋“藍線”
灌云縣是國務院首批批準的對外開放縣之一。為了實現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灌云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海洋規劃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科學編制了《灌云縣開放式養殖用海規劃》,實現了陸海統籌。深化海洋科技合作,堅持“創新驅動、科技興海”戰略引領,提高產學研協同創新能力。吃準吃透上級關于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的整改要求,依法分類處置好圍填海造成的歷史遺留問題。開展岸線巡查,配合省海域執法督查中心開展用海檢查4次,發現疑似違法用海7起,責令整改5起拆除海域面積10000畝,有效地保護了海洋“藍線”。
強化效率意識,打通發展“金線”
在推進農村集體“三資”清理過程中,灌云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對不符合耕作土地進行整理,實現變“廢”為“寶”。今年完成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93個、建設規模159.8079公頃,耕地占補平衡補充耕地項目35個、建設規模56.0653公頃。截至6月底,灌云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申請并通過市級驗收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32個,新增耕地49.0477公頃;通過驗收耕地占補平衡項目18個,新增耕地22.7583公頃;參加省級占補平衡指標交易200畝,爭取資金1.7億元,打通了地方發展“金線”。(夏興儉 平衛軍 侍曉磊)